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包子饅頭的來歷 包子饅頭的來歷是什麼

包子饅頭的來歷 包子饅頭的來歷是什麼

包子饅頭的來歷 包子饅頭的來歷是什麼

1、饅頭”是中國漢族傳統麪食之一,是一種用麪粉發酵蒸成的食品,一般上圓下平,沒有餡兒。有餡的叫“包子”。也就是現在我們方言所説的饃、饃饃。這種食品是諸葛亮為了救人活命,急中生智做出來的。

2、據《墨子?耕柱篇》説,我國大約從戰國時便開始將發酵後的麪糰蒸制食用,稱之為酏食,當時的面是用杵臼搗細的,由於當時磨尚未出現,因此並不流行。西漢年間隨着磨的出現,麪食種類逐漸增多,但當時人們還不懂得面的發酵,都是死麪的。後來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逐漸掌握了酵母菌生化原理,在適當温度下使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等微生物在麪糰裏發酵。這些菌有的使澱粉生成了酸,有的使澱粉生成了糖和酒精。放鹼就是為了與酸中和,以消除酸味,並放出二氧化碳,使麪糰形成氣孔,有利於人們的消化和吸收。

3、中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明朝黃一正《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南朝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面起餅”可視為中國最早的饅頭。

4、宋代高承在《事物紀原·酒醴飲食·饅頭》:“稗官小説雲: 諸葛武侯之徵孟獲 ,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一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向之,為出兵也。’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麪,象人頭,以祠。神亦向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5、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記:“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麪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因為“蠻頭”是諸葛亮南征孟獲時代替蠻夷兄弟的人頭做祭品時急中生智做出來的,人們開始叫“蠻頭”,後來諸葛亮覺得吃“蠻頭”是對少數民族的不尊敬,就改稱“饅頭”了。

6、元末明初著名小説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記載:諸葛亮平蠻回至瀘水,風浪橫起兵不能渡,回報亮。亮問,孟獲曰:“瀘水源猖神為禍,國人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靜境內豐熟。”亮曰,“我今班師,安可妄殺?吾自有見。”遂命行廚宰牛馬和麪為劑,塑成假人頭,眉目皆具,內以牛羊肉代之,為言‘饅頭’奠瀘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罷,雲收霧卷,波浪平息,軍獲渡焉。

7、自諸葛亮以饅頭代替人頭祭瀘水之後,饅頭就開始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晉束晰《餅賦》:“三春之初,陰陽交至,於時宴享,則饅頭宜設。”三春之初,冬去春來,萬象更新。俗稱冬屬陰,夏屬陽,春初是陰陽交泰之際,祭以饅頭,為禱祝一年的風調雨順。當初饅頭都是帶肉餡的,而且個兒很大。從此以後,人們才漸漸做起“饅頭”食用了。

8、晉以後,有一段時間,古人把饅頭也稱作“餅”。凡以面揉水作劑子,中間有餡的,都叫“餅”。明周祈《名義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 宋丁度《集韻》:“饅頭,餅也。”

9、唐以後,饅頭的形態變小,有稱作“玉柱”、“灌漿”的。明王世貞撰,鄒善長重訂的《匯苑詳註》記載:“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唐人徐堅《初學記》把饅頭寫作“曼頭”。

10、宋時饅頭成為大學生的經常食用的點心,所以宋周密《武林舊事》中稱:“羊肉饅頭”、“大學饅頭”。岳珂有《饅頭》詩:“幾年大學飽諸儒,薄枝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枚白蓮膚。芳馨正可資椒實,粗澤何妨比瓠壺。老去牙齒辜大嚼,流誕才合慰饞奴。”

11、唐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饅頭成為食用點心後,就不再是人頭形態。因為其中有餡,於是就又稱作“包子”。宋人王栐《燕翼詒謀錄》:“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不管有餡無餡,饅頭一直擔負祭供之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這樣多種饅頭。

12、饅頭在唐宋年間已作為美饌,成為殷富人家的主食。不但中原漢族人家喜歡食用,而且它還是與北宋同時代的遼國契丹貴族的食品。從文物考古中發現的一座遼墓壁畫上,有侍女端着一盤饅頭送給主人進餐。畫中反映出饅頭已成為契丹族家庭的膳食珍品。

13、至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作“大包子”的。清末民初徐珂《清稗類鈔》辨饅頭:“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

14、隨着社會的發展,饅頭細分為饅頭、包子、花捲等主要類型。

標籤: 包子 來歷 饅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2j6e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