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消費曝光台 >

明中期青花瓷鑑定要領 明中期的青花瓷特點

明中期青花瓷鑑定要領 明中期的青花瓷特點

明中期青花瓷鑑定要領 明中期的青花瓷特點

1、成化瓷底部雙邊線近圈足的那根青花弦紋線,顏色比較深重,而上面一根弦紋線則顯清淡。(注:耿寶昌先生之語)。

2、成、弘的罐或香爐的內口邊沿,有時會加飾一至二道青花弦紋線。

3、肩部與脛部(下腹近底的那部分),出現青花變體蓮瓣紋與簡化蓮瓣紋。這類輔助紋飾,通常情況下,不是成化便是弘治的。而肩部與脛部出現青花方體蓮瓣紋與簡化蓮瓣紋之紋樣,不是弘治就屬正德。

4、脛部常飾以螺絲靨形蓮瓣紋,而蓋面紋飾大多與肩或脛部之輔助紋飾相呼應。這類螺絲靨形蓮瓣紋邊飾,明景泰、天順時出現,成化時盛行。

5、成化經常模仿宣德紋飾,故多見夔龍、還有香草龍。晚明時,此紋樣明代少見,即便有,亦粗俗不堪。至清康熙朝,又見形象細膩、生動的夔龍與香草龍之摹仿(這與康雍乾三朝喜好模擬大明瓷器有關)。

6、肩部常常飾有一週青花連弧紋邊飾,此連弧紋,自成化起,經常出現在明中期的罐與瓶等立件上,系成化至弘治的重要邊飾,時代性極強。

7、明代多見嬰戲圖。明中期,主體人物常見4至16人,背景大多數為田野景色;明晚期或清代,背景多為庭院,童子一般2至3人。

8、成化瓷上的人物紋,佔據畫面的比例,通常較大,所繪線條圓潤。例如人物臉部呈鵝蛋形,衣服畫成圓弧形,山石線條柔軟無凹凸之感、有的若卵。此外,成化構圖飽滿、景緻佈局講究勻稱。弘治人物紋所佔畫面的比例通常較小,景緻空曠、深遠;正德時的人物紋,畫得有大亦有小,景緻顯得對稱和佈局平穩。

9、成化喜以梵文(印度古代書面文字)作裝飾題材,器物多為廟堂供器,書寫的內容多屬佛教經文、咒語之類。咒語的目的是消災。正德慣以阿拉伯文作題材,文字內容主要為吉祥語、箴言、可蘭經及器物用途的説明。

10、十字杵紋:雙頭杵交叉成十字形,在成化時期極為流行。據《李朝實錄》、《明實錄》、《明史》等文獻記載,成化後期,京師大建寺廟,宮中大興法會,瓷器出現書寫梵文、藏文以及與佛事等活動有關的題材,“這當與成化後期憲宗皇帝酷好佛教有關”(參見故宮博物院編《孫瀛洲的陶瓷世界》P105)。

11、成化官器釉內氣泡細小、均勻、疏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鑑別時萬萬不可疏忽,以免誤斷或失之交臂。

12、器物的底足釉面,同器身釉面色調經常不一致。底足釉面白,器身釉面色調為白中閃青。此特徵始於成化,為前朝所不見。

13、明代的胎體潔白、細柔,釉質肥腴潤如凝脂,呈半透明狀。有些器物,迎光透視隱約可見胎體泛出淡淡的肉紅色。但並非絕對!當綜合器物全貌,避免以一概十。

14、成化瓷器修胎規整,器身橫接縫的痕跡不明顯,盤子多有塌底(下塌)現象,碗、盤類等圈足較直、較高。官窯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澀底兩種,以帶釉者居多。成化民窯器雖比不上同時期的官窯來得精細規矩,但質量大多上乘,質地潔白細膩,瓷化程度較好,繪畫工整,這在明朝各代中最為突出,甚或超過晚明時期之官器。弘治民窯繪畫有較多的為一筆塗抹法。正德民窯器胎體粗重,厚薄不均,橫接縫的痕跡明顯,碗的圈足較直、較高。

15、明中期,民窯器的底部幾乎多為澀胎,自嘉靖起,絕大多數為釉底。

16、明代民窯器物多見有類似竹絲般的刮胎痕,尤其在器內與澀底,系修坯時留下的。

17、同清代瓷器相比較,總體而言,明代器物的釉汁更顯肥腴、古拙、釉面不太平整,並多見漏釉、縮釉現象。而澀胎上,尤其在胎釉相交的露胎邊緣處,多見氧化鐵紅,有的色澤淡淡的,有的濃烈呈桔紅色。

18、明中期,係指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中國青花瓷,經歷了明代正統、景泰、天順這三個朝代的“空白期”(亦稱“黑暗期”)之後,至成化,景德鎮御窯廠的瓷器生產,又得以全面恢復。因此,明中期屬我國陶瓷燒造史上的重要歷史時期,瓷器質量很高,被稱為“青花瓷的振興期”。

標籤: 明中期 青花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xiaofei/5g75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