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毛詩大序原文及翻譯 毛詩大序原文介紹

毛詩大序原文及翻譯 毛詩大序原文介紹

毛詩大序原文及翻譯 毛詩大序原文介紹

1、《毛詩大序》原文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

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2、《毛詩大序》譯文

詩歌是思想感情的表達,人的思想感情存在於內心時就是“志”,用語言表達出來就是“詩”。情感在內心發動,就會用語言來表現,語言不能充分表現,就發出感歎;感歎還不足以表達,就會歌詠,歌詠還不能表達,就不知不覺地用手舞足蹈來表現。

感情通聲音表達出來,聲音有韻律、樂調,就成為音樂。太平社會的音樂安祥快樂,政事和順;混亂社會怨恨憤怒,政事不正常;亡國的音樂悲哀幽思,百姓困厄。

所以,匡正得失,感動天地鬼神,沒有什麼比詩歌更有效。先王用詩歌來規範夫婦,成就孝敬的德行、厚植人倫道德修養,美化教化,推動風俗向好的方向轉變。

所以,《詩經》有六個基本內容:風、賦、比、興、雅、頌。

統治者用《風》教化下層百姓,百姓用《風》對統治者進行批評。主張用文雅的言辭、委婉的方式進行勸諫。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因此稱為《風》。

到了王道衰微時代,禮義廢弛,政教失和,國家政事混亂,家庭風氣變壞,變風、變雅就出現了。史官可以從詩歌中看清政事得失的跡象,感歎人倫關係的廢棄,哀痛苛政給百姓帶來的痛苦。抒發思想感情,用《風》諷諫統治者,使統治者通達事變,懷念先王優良的風氣。所以,變風從情感開始,用禮義節制。用詩歌抒發性情是百姓的天性,用禮義節制是先王的傳統。

因此,詩人通過詩歌表達的是他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卻可以代表一國人的內心,這種詩歌稱為《風》。詩人彙總天下人的心願,表現四面八方的風尚,這種詩歌稱為《雅》。

《雅》就是“正”,是説明天子政事興盛、荒廢的原因。政事有大小之分,所以就有大雅、小雅之分。《頌》是讚美天子的盛德並加以表現,把成功的消息報告給神靈。這就是“四始”,詩的道理盡於此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j66zj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