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對蝦養殖技術 對蝦養殖技術介紹

對蝦養殖技術 對蝦養殖技術介紹

對蝦養殖技術 對蝦養殖技術介紹

1、半精養池可在現有海水養蝦池基礎上改造,面積一般為40—50畝,池深1.5米,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傾斜,進水口與排水口要嚴格分開,間隔距離越大越好.精養池一般為10畝左右,池深2.5—3米,最好為圓形或正方形去角成圓弧形,池底向中央傾斜,成鍋底形,排水口位於池中心.工廠化養殖池面積為400—600㎡/個。池深1.5米以上。

2、池塘在放養前必須做到清於、消毒、暴曬。池塘清除底泥後,用生石灰70—80kg/畝化漿均勻潑灑,以殺滅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經3—4天曬池後沖洗池塘,將石灰水沖掉;再進水5—10cm,使池水PH值為8.0-—8.6,然後按200—250g/畝用量全池潑灑長效水體消毒劑、溴氯海因等,徹底殺滅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3、水質要求清新、無污染、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5,透明度30—40cm,池底H2S濃度不超過0.01ppm。

4、對精養池、半精養池的池塘一定要配備增養機。配備數量根據計劃單產指標來定,如畝產指標400kg,每畝配置1.1千瓦電機頻率50赫0.5台,如畝產指標600kg,配置0.8台.在具體生產中1.1千瓦的增養機可供4畝養蝦水面的增氧。

5、蝦苗入池前,培養足夠的基礎餌料生物是養蝦前期提高蝦苗成活率,增強蝦苗體質,加速蝦苗生長的關鍵性措施,同時餌料生物對淨化水質,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減少蝦病病害,穩定水質將起重要作用。

6、培養基礎餌料生物的時間按採取不同的養殖方式和納水辦法確定。一般養殖池在放苗前10—15天進行,培養方法可在清塘後一週左右,進水50cm,施有機肥和化肥培養基礎餌料生物。施尿素3kg/畝,過磷酸鈣0.5kg/畝,或全池潑灑活力菌0.5g—1g/立方米,使池水呈黃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40cm,ph值在8.0左右.施肥量要根據蝦塘底質等情況靈活掌握。

7、要選擇健壯活潑、規格均勻、體表乾淨、腸道飽滿、反映靈敏、軀體透明度大,無病灶、活力強的南美白對蝦蝦苗。

8、一般規格為1.0—1.2cm,最好是體長1.5cm以上。

9、南美白對蝦苗最適生長水温為22℃—35℃,此水温範圍內,放養蝦苗生長速度快,攝食量大,體質健壯、抗病力強。

10、一般蝦塘為1.5—2萬尾/畝,半精養蝦2—3萬尾/畝,精養蝦塘3—4萬尾/畝,工廠化養殖每平方米200尾,每畝放養10萬尾以上。具體放養密度根據池塘條件、養殖技術、管理水平而定。

11、放養蝦苗時,要做好“兑水”工作,使苗袋裏的水温和池水温度基本上保持一致時,才能在上風頭的池邊和左右兩旁進行開袋放養。

12、一般投喂廉價的冰鮮魚漿和小貝類,也可投喂一些配合餌料。投餌量應根據蝦的大小、成活率、水質、天氣、飼料質量等因素而定。養殖前期(1—3cm)日投餌量為蝦體重量的8—10%,中期(3—10cm)5—7%;後期3—4%。每天多次投喂,晚間投喂量佔60—70%。

13、每天早、中、晚、午夜巡塘,觀察水色及對蝦活動情況、生長情況和飽食率,以調節投餌量和是否開增氧機。

14、使用活性微生態製劑或底質改良劑調節水質,在飼料中添加活性飼用微生物、FRC—活力源添加劑等,能有效改善對蝦的腸道功能,增加其對飼料的吸收率,並抑制病菌發生,增強機體免疫能力,促進對蝦生長。

15、每隔10—15天可全池潑灑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氯海因等海因類消毒劑1次,用量0.2ppm—0.3ppm。內服可在飼料中經常添加蝦促生長劑和純中藥製劑、FRc—活力源添加劑、免疫增強劑等綠色產品。可增強蝦體免疫力,去除蝦體內有害物質,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標籤: 對蝦 養殖 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wnyo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