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關於民族國小的資料 關於民族國小的資料介紹

關於民族國小的資料 關於民族國小的資料介紹

關於民族國小的資料 關於民族國小的資料介紹

1、海淀區民族國小成立於1890年,是一所擁有百年辦學歷史的老校,文化底藴深厚。學校擁有兩個校區,佔地面積近三萬平米,學生人均活動面積高達23平米。學校內設有花園、果園、菜園、樂園、動物園,處處都有孩子的味道、教育的味道、自然的味道。學校被評為了海淀區校園環境最具教育品位的學校、北京市校園文化建設示範校。2020年4月26日,學校被認定為北京市第二批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達標學校。

2、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國小

校訓 :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

別名 :民族國小

創立時間 :1890年

機構屬性 :區重點

所屬地區 :北京市海淀區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德外後黑寺1號

獎項 :全國可持續發展示範校國家級課程改革項目實驗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基地校北京市民族團結教育

知名校友 :鄭淵潔

佔地面積 :三萬平方米

類別 :公辦

類型 :公立國小

辦學理念 :和而不同,快樂成長

3、簡介

學校秉承着“和而不同,快樂成長。”的辦學理念,注重特色發展,倡導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藴底氣;知曉少數民族文化,鑄和氣;瞭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氣。”學校本着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關注,把校訓定義為“做最好的我”,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發揮才能的空間,得到個性的發展。

幾年來,學校辦學成績斐然:教學成績連年提升,名列海淀區前茅,學校在藝術、體育、科技、文化等多個領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其中民樂、跆拳道、網球等社團已成為學校的品牌項目。

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中國小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可持續發展示範校,北京市民族教育基地、北京市民族團結教育示範校、首都民族團結教育先進集體、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範校、北京市校園網球教育基地、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北京市校園環境整治先進單位,海淀區教學管理先進校、藝術教育先進校、科技教育示範校、體育先進學、跆拳道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綠色先進學校。?

4、辦學歷史

1890年,馬甸清真寺聘請大阿訇張子文任伊瑪目,為了改變當地貧窮的面貌,張子文在馬甸清真寺內辦起了新式學校,被稱為“回民義學”。學校最初只教阿拉伯經文,後在張子文的倡導下,開始教漢文,這種學校被稱為“經漢學校”或“經儒學校”。1912年,隨着張子文離開馬甸清真寺,回民義學就停辦了。

民國四年(1915),馬甸本村的教育家丁子瑜先生在馬甸義學的基礎上,創辦了“北郊私立廣育第二國小”。校址開始設在馬甸清真寺內,後來遷到德勝門外25號,因此25號南牆外的衚衕被稱為“義學衚衕”,這名稱一直沿用到上個世紀80年代。這所國小回民漢民都收,也不再教授經學和阿拉伯文,而是教授國文、算術、常識、修身等課程。據北京教育局檔案記載,這所國小1917年在京師學務局立案,有4個班,52個學生。

這所國小是馬甸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國小,對於馬甸的教育來説,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但由於保守勢力的反對,丁子瑜一度將“廣育第二國小”搬到了小關村。1931年1月20日,北京學務局對各私立國小進行調查,“北郊私立第二廣育國小”仍然在冊。但之後不久,學校就因為經費不足而停辦了。

1934年,回民教育家薛文波等人在後黑寺(即學校現今的地址)建立了後黑寺國小,後黑寺國小於1934年3月18日建立並開學,校名為“西北國小第四部”。國小設有六個年級。薛文波在1936年請丁子瑜回來任學校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日本當局威脅利誘與薛文波他們合作,薛文波不從,南下重慶。薛文波出走後,西北國小第四部在1937年就停辦了。

西北國小停辦以後,學生失學,1938年2月,丁子瑜把一部分失學的低年級學生聚集起來,辦起了“馬甸短期國小”,據北京教育局檔案記載,當時只設一、二年級,有學生41人,男36人,女5人。

1939年8月1日,丁子瑜又在後黑寺內辦起了一所國小——北郊西村短期國小。這是一所公立國小。學校共有五個班,學生172人。學校設四門課程:國語、算術、常識、修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戰敗。抗日戰爭勝利不久,國民政府回到北京,這所國小被保留下來,改名為“北郊西村簡易國小”。

1946年1月12日,國民政府教育局派丁子瑜任校長。丁子瑜於1946年去世,在學校發展史中,丁子瑜如中流砥柱。在北京的民族教育中,丁子瑜也有着崇高的地位。

1946年下半年,“北郊西村簡易國小”改名為“國立成達師範附屬國小”,設六個年級,為完全國小,薛文波的弟弟薛文霈任校長。

1949年,北平解放後,學校又改名為“回民學院第一附屬國小”。校址設在原“馬甸國小”的校址德勝門門外後黑寺的後院。這時形成完全國小,六個年級六個班。

1954年“回民學院第一附屬國小”改名為“馬甸國小”,“馬甸國小”的名稱一直沿用到2004年。

2004年,學校改名為“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國小”,成為海淀區唯一的民族學校。

5、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業務精幹、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現擁有北京市勞模1人、北京市骨幹教師2人,海淀區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2人,學區級以上骨幹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30.1% ,紫禁杯班主任3人,海淀區最受學生喜愛的班主任2人,師德標兵2人,黨員教師42人,佔教師總數的46%。中國教科院派出專職副校長,在學校發展和教師培訓上給予了有力的支持,很多特級教師和知名專家也經常到校指導教學工作,讓孩子快樂學習。

6、教學建設

學校與首都體育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國音樂學院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建立了手拉手關係,四所大學支持我校辦學,為學校開設了武術、足球、國際象棋、民樂、合唱、書法等課程和社團活動,並引進優秀的外籍教師,長期開展英語教學活動。

學校把書法、網球、跆拳道、健美操、形體、足球等課程納入到課程中來,同時還為孩子們開設了藝術類、生活體驗類、體育健身類、人文素養類等共計100多門選修課程。每個學生可以選修兩門喜歡的課程進行學習,參與率100%。授課教師由我校教師、外聘專家、非遺傳承人、大學專家、我校家長組成。我校的民樂團已形成品牌,獲得了北京市金獎和海淀區一等獎第一名。全校學生人人學書法,數十名學生在全國、市區書法比賽中獲獎。在北京市的跆拳道、網球、健美操比賽中學生屢創佳績。機器人社團比賽成績在北京市也名列前茅。

7、家長隊伍

學校的生源很多來自於是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教科院、有色金屬研究院等子女。

家長中30%是研究生以上學歷、60%本科學歷。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中來,為孩子們開展文化大講堂、選修課、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擔任志願服務工作。

標籤: 國小 民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p9dr9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