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卧薪嚐膽的典故

卧薪嚐膽的典故

卧薪嚐膽的典故

"卧薪嚐膽"是中國古代典故之一,出自《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當時齊國國君齊桓公想要復興國家,於是他找到了一位名叫範睢的智者,請他給出了一個恢復國家強盛的方法。範睢告訴齊桓公必須先倒行逆施,採取一種苦修的方法,即“卧薪嚐膽”。

具體方法是,齊桓公每次出宮都要背上一捆薪木,然後卧在薪木上,以嘗試疼痛和艱辛。他還要每天保存少量的毒藥在身邊,並嘗試吃一點毒藥,來忍受自己的恐懼和苦痛。

範睢解釋説,卧薪嚐膽是為了讓齊桓公能夠忍受世上最大的痛苦,以此意志力來改變國家的狀況。通過這種極端的修行,齊桓公能夠鍛鍊自己的意志力,戰勝內心的恐懼和困惑,同時也能夠在面臨困難時堅持奮鬥,最終達到復興國家的目的。

最後,齊桓公果然堅持了十年的“卧薪嚐膽”修行,最終成功地使齊國重新強盛起來,並且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

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卧薪嚐膽”這個成語的來源,意思是為了追求某種目標而忍受痛苦和困苦,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標籤: 卧薪嚐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oym4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