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改邪歸正典故 關於改邪歸正典故

改邪歸正典故 關於改邪歸正典故

改邪歸正典故 關於改邪歸正典故

1、典故説明: 「改邪歸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漢時期,在三公之下設有九卿。漢代的九卿分別為太常、光祿勛、衞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東漢獻帝時遷都於許,典章湮沒,應劭於是綴集所聞,著成《漢官》(亦稱《漢官儀》)一書,記述漢代典章制度及職官禮儀。應劭在提到「卿」這個官職時,認為它有彰顯、光明之意,具有背棄邪道,趨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顯國家的道德。後來「改邪歸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出現「改邪歸正」的書證如《七國春秋平話.捲上》:「望大王改邪歸正,就有道而去無道,則邦國之幸。」

2、改邪歸正,漢語成語,拼音是gǎi xié guī zhèng,意思是指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不再做壞事。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

標籤: 改邪歸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ko3en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