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孔雀魚養殖技巧 孔雀魚養殖方法及技巧

孔雀魚養殖技巧 孔雀魚養殖方法及技巧

孔雀魚養殖技巧 孔雀魚養殖方法及技巧

1、孔雀魚原產地為委內瑞拉、西印度羣島等,是一種雜食性小型的熱帶淡水觀賞魚,其個體嬌小,色彩五彩繽紛,雌、雄魚體型和色彩差別大。雄魚體長4-5cm,顏色鮮亮,有紅、橙、黃、綠等各種顏色,但體型較雌魚瘦小;雌魚體型粗壯,個體體長可達7cm以上,顯著特徵為肛門前方有一塊胎斑,其身體顏色較雄魚暗淡。孔雀魚是一種比較容易養殖的淡水觀賞魚類,繁殖週期短,價格適宜,高中低檔品種都有涵蓋,故深受養魚愛好者青睞,市場暢銷。筆者結合近幾年孔雀魚養殖經驗,現將養殖需注意的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2、合理設置放養密度,營造養殖環境:孔雀魚體型較小,具有一定的耐污性,其放養密度要合理控制,以免影響其生長。規格25cm×20cm×20cm的水族缸,可放養1月齡內、體長在1-2cm的孔雀魚60尾;2月齡以內的30尾;4月齡以上的孔雀魚,數量可減半。水族缸佈置時要同時配備温控裝置、過濾設施設備、充氧設備及照明燈具等器材。具體飼養孔雀魚的水族箱要依據個人消費能力、擺放位置進行選購,一般以60cm×45cm×50cm(長×寬×高)玻璃缸為宜,擺放時應避開近門處或者人員活動頻繁的位置,應避免陽光直射,以免藻類大面積繁衍。

3、配備温控設施,加強水質調控:孔雀魚適應性較強,對水質要求不嚴,能忍受較髒的水質,喜歡弱鹼性,養殖用水一般採用自來水或井水,使用前一般經過4-6天晾曬即可投入使用。孔雀魚生長最適水温為22-26℃,不宜低於18℃,當水温高於29-30℃時,會加快其衰老。因此,水族缸中要配備帶温控的加熱棒,以保持水温恆定。

4、定時定量飼料投喂,注重葷素搭配:孔雀魚屬於偏肉食性的雜食性魚類。幼魚期一般投喂豐年蝦的無節幼體效果較好,也可投喂磨成碎屑的薄片飼料、蛋黃漿等餌料;投喂時應遵循少量多次的方法,餵食完畢,應及時清除剩餌。常態情況下,孔雀魚仔魚出生20天后,可以進行雌雄分辯;60天以內,餌料投喂一般以高蛋白質餌料為主;60天后,水蚤、紅線蟲、豐年蝦以及人工飼料等均可進行投喂。投喂飼料時要注意多次投喂,定時定量,投喂完畢,保證5分鐘內攝食完全;同時要注意餌料的葷素搭配,以防孔雀魚營養吸收不全面,影響親魚的生長和發育,餌料投喂量一般控制在魚體重的3%左右。

5、控制光照強度,增加魚體體色:光照對孔雀魚的生長髮育影響較大,尤其是其鮮豔的體色,在黑暗的條件情況下,孔雀魚表現出萎靡不振,活力不強,食慾不旺,色澤黯淡。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應合理控制光照強度,保證每天光照時間8小時以上。此外,羅青平等人對孔雀魚的幼苗研究發現,孔雀魚幼體對藍綠光有明顯趨光性,而在紅黃光中表現出避光性,光照強度範圍在1500-2000lx時,有利於孔雀魚的繁殖與幼體成長,使孔雀魚體色更加豔麗多姿。

6、加強日常巡查管理,加強疾病防控:孔雀魚養殖過程中,要注重日常的巡查和管理。日常巡查時,一是要注意水族缸中水質情況,是否敗壞;二是要注意觀察孔雀魚的活動狀況及攝食情況等,如發現魚體情況異常,應及時查明原因,並進行對症解決。白點病。這種病是由於原生動物侵入魚體皮膚和鰓部,蟲體具有馬蹄形大核,魚體感染髮病時,身體表面出現諸多白點,是觀賞魚養殖過程中最為常見的疾病,病原體為多子小瓜蟲。孔雀魚感染小瓜蟲後,身體表面粘液增加,體型逐漸消瘦,並表現出遊動遲鈍,常浮在水面等症狀。該病發生特點傳染性快,危害大,一般由於水質敗壞引起。治療時可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温的特點,將水温提高至30℃,殺滅小瓜蟲,或者採用食鹽洗浴方式,在4.5L水中加1湯匙食鹽至濃度5%左右,浸浴數日,即可達到治病效果。水黴病。該病是由於魚體受傷引起的,故養殖過程中應加強養殖管理,避免魚體碰撞引發身體受傷。孔雀魚感染髮病後,被感染部位呈現出灰白色,似有棉絮狀的菌絲,同時病魚表現出急躁不安,食性減退不吃食的現象。治療時可用濃度2mg/L的高錳酸鉀溶液與濃度1%的食鹽水進行混合,浸泡病魚,每次浸浴20-30分鐘,即可達到治病效果。

標籤: 孔雀魚 養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e1wp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