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電視 >日韓劇 >

《仁顯王后傳》韓劇扳不倒的賢德皇后

《仁顯王后傳》韓劇扳不倒的賢德皇后

肅宗時期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一是當時激烈的黨爭,二是圍繞着仁顯王后和張禧嬪鬥爭的後宮八卦。仁顯王后閔氏1667年出生於朝鮮名門驪興閔氏,和朝鮮王朝末期著名的明成皇后屬於同一家族。

《仁顯王后傳》韓劇扳不倒的賢德皇后

《屋塔房王世子》

《仁顯王后的男人》

《張玉貞,為愛而生》

◎丁晨楠

古裝劇穿越的風潮不僅盛行於我國電視劇,也蔓延到了韓劇。朝鮮王朝的肅宗大王應該算是韓劇裏最受穿越風潮影響的人物。他的兒子在穿越——《屋塔房王世子》裏的王世子,即後來的景宗;他的臣子也在穿越——《仁顯王后的男人》裏的金鵬道金大人。

肅宗時期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一是當時激烈的黨爭,二是圍繞着仁顯王后和張禧嬪鬥爭的後宮八卦。而這二者作為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給熱衷狗血橋段的韓劇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和素材。每隔幾年,韓劇編劇都會把肅宗朝這些往事拿出來曬曬,最新曬出的版本應該算是金泰熙出演的《張玉貞,為愛而生》。

不過,《張玉貞,為愛而生》這劇在韓國收視率可不怎麼樣。據説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主要收視觀眾,即韓國大媽很難接受張禧嬪作為正面人物的設定。在一般韓國人的腦海裏,仁顯王后就是善良的化身,而張禧嬪則是惡女的代名詞。

為什麼韓國人會形成對二女這麼根深蒂固的看法呢?這顯然要從歷史裏去找原因。類似於我國大多數人民在小説《三國演義》的影響下,形成了劉備代表正統,曹操就是***臣的固定觀念,韓國人對仁顯王后和張禧嬪的固定觀念的形成,則離不開一本古典文學作品——《仁顯王后傳》。

《仁顯王后傳》原名《仁顯聖後德行錄》,亦存有題為《閔中殿德行錄》、《閔中殿記》的異本。據推測此書創作於李氏朝鮮(1392-1910)晚期,作者具體是誰已不可考。有學者認為是曾經服侍過仁顯王后的宮人,亦有學者認為是曾反對仁顯王后廢位的大臣樸泰輔的後人,或是仁顯王后的親族後裔所寫。原文以諺文(即古代韓文,頒佈於1444年的訓民正音。朝鮮半島古代大多數情況使用的是文言文,韓文的主要使用者是女性和平民,韓文的全社會大規模使用要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寫成,使用了大量的宮廷用語,全文筆調華美流暢,在韓國國文文學史上佔據很高地位。

仁顯王后閔氏1667年出生於朝鮮名門驪興閔氏,和朝鮮王朝末期著名的明成皇后屬於同一家族。她十五歲作為肅宗的繼妃入宮,但一直無子嗣。而此時肅宗更寵愛宮人出身的禧嬪張氏,且張氏育有一子,即後來的景宗。

俗話説得好,後宮爭鬥不過是外朝政治鬥爭的延續。這句話太適合肅宗時期的朝鮮宮廷。朝鮮王朝後期的黨爭主要在西人、南人、老論、少論四個派系中展開,即通常所説的四色黨爭。西人和南人派系中分別多為學者李珥(1536-1584)和學者李滉(1501-1570)的門人故舊及其後裔。同屬西人派系的老論和少論雖然內部也有分歧,但在和政敵南人派系的爭鬥中還是能保持大體的團結。同樣的道理,南人內部雖也有濁南和清南之分,但對於打倒政敵——西人,大家還是一條心的。

仁顯王后和張禧嬪恰好就是這兩大政治勢力在後宮的代言人。仁顯王后的背後是西人勢力,而張禧嬪的主要支持者則是南人派系。看過韓劇《仁顯王后的男人》的讀者應該知道,一直謀劃閔氏復位的金鵬道金大人(雖然是虛構人物)就屬於西人老論派系,而劇中反面角色右議政閔黯則是南人中濁南派系的代表。朝鮮肅宗朝激烈的黨爭往往通過頻繁的獄事和換局而表現出來,黨爭失敗的一方往往會遭到大規模的清算和肅清。所謂換局,即在國王的操控下,朝政的主要職位由原來的一黨在短期內被迅速替換成另一黨的人員。

《仁顯王后傳》的故事內容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對仁顯王后閔氏一生的記錄。從《仁顯聖後德行錄》等原題目就可以推知作者對仁顯王后的稱頌之情。在作者筆下,閔氏就是儒教化女性的最高代表,是儒教道德里“孝”、“烈”、“克己”等品德的化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描述仁顯王后時,使用了大量的中國典故來讚美仁顯王后的德行,甚至動輒以儒教女性的最高代表——即周文王之母太妊和周武王之母太姒來比喻仁顯王后。而對於張禧嬪的態度則是正好相反。在作者筆下,張氏就是一個十足的惡女,她的存在就是用來襯托仁顯王后道德品格的高尚與美好。

本書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關於閔氏在西人下台南人掌權的己巳換局(1689)中被廢,張氏母以子貴被冊封為王后,而閔氏最後則在西人的支持下,在甲戌換局(1694)裏重新復位的這一段時期的記錄。顯然,本書是站在仁顯王后的立場展開敍述。比如作者在描寫閔氏在自己23歲生日的那天接到廢位詔書時,周圍的宮人都痛哭不已,而閔氏則泰然處之,她説:“禍福在天,吾之行色皆天數,唯順守而已。(《仁顯王后傳》原文,筆者自譯)”表示自己會順從肅宗的王命,甚至還拿《論語》裏“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來安慰周圍的宮人。而在寫到張氏被封王后時,作者則是大加譏諷張氏是小人得志,説她洋洋自得的樣子是“行止不可形言”。

大概是因為宮廷事件的神祕性和特殊性,《仁顯王后傳》一直以來就深受喜愛宮廷八卦的人民羣眾的歡迎。不過文學歸文學,歷史歸歷史,文學裏的故事未必就是史實。考慮到甲戌換局之後,朝鮮王朝的政局大多數時間都被西人老論勢力把持的史實的話,《仁顯王后傳》一書的誕生和流傳,未必沒有西人的故意策劃。畢竟對於西人來説,製造自己執政的合法性還有輿論支持是必不可缺的一件大事。而對於現代讀者的我們來説,拿着《仁顯王后傳》對照《朝鮮王朝實錄》閲讀,或許會收穫更多迥異於前人的樂趣。(北京青年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dianshi/rihan/7e5g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