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綜藝 >戲劇綜藝 >

東北小秧歌二人轉正戲 語言風趣幽默超乎你想象

東北小秧歌二人轉正戲 語言風趣幽默超乎你想象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屬於漢族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

東北小秧歌二人轉正戲 語言風趣幽默超乎你想象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屬於漢族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來源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説:二人轉是“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蓮花落亦稱“落子”,是北方地區漢族民間的一種説唱藝術,邊説邊唱,載歌載舞。
名段有《大西廂》、《回杯記》、《祝九紅弔孝》、《樑塞金擀麪》、《馬前潑水》、《包公斷太后》等。
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自古以來除遼東、遼西有少量漢人外,以白山黑水為中心的廣袤地區則是少數民族特別是滿、蒙等騎射、遊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間,清朝實習嚴厲的“封關”政策,嚴禁漢人進入關東。康雍乾盛世過後,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國力日弱,加上外敵入侵,“封關”政策名存實亡,導致清後期和民國初年出現“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帶至關外的。

2006年東北二人轉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屬於漢族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

扮粧種類
傳統二人轉的旦角裝束分為兩種正裝,月裝,正裝即是戲曲裝旦角需要在額前貼片子,還需要掛頂花和偏鳳,後面要帶線尾子等、有些還需要在戲服上加水袖的,如“穆桂英”裝即是仙姑頭。不需要戴頂花、而是帶假髮套、後面可以用真模仿真發的假髮套、例如胡玉娘。
二人轉下裝的化粧分為三種小生裝,醜裝,武生裝這三種裝。
藝術特點
1.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2.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3.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4.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屬於漢族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

5.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6.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7.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
唱腔特點
唱腔受東北大鼓、單絃、河北梆子影響很大。唱詞詼諧幽默,富有生活氣息。二人轉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共三百多個。嗩吶、板胡是二人轉的主奏樂器。擊節樂器,除用竹板(兩塊大板和五塊節子板)外,還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塊竹板,一手打二塊)。二人轉的表演,有“四功一絕”。四功是指“唱、説、做(或扮)、舞”,手絹、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絕技”。唱詞以七言、十言句為主,兼有民歌長短句。説口包括説白和數板,多用韻白,單出頭語言風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講究表演手段和動作,舞功以東北大秧歌為主,同時吸取民間舞蹈和武打動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zongyi/xiju/6e3q1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