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音樂 >內地音樂 >

混搭音樂因為《阿姐鼓》不能錯過朱哲琴

混搭音樂因為《阿姐鼓》不能錯過朱哲琴

香港的演出最後,在樂迷的要求下,朱哲琴再唱起《阿姐鼓》,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這早已成了她的成名立身之作。香江邊的朱哲琴面對的是觀眾久久不肯離去,自己的名字被台下熱烈呼喚,使得她不得不返場以粵語向觀眾問好。

混搭音樂因為《阿姐鼓》不能錯過朱哲琴

混搭的音樂形式 香港、北京觀眾接受程度不一

冬不拉大師庫爾曼江、布依族歌師郭湧、蒙古樂師金山與哈斯巴根……朱哲琴在香港、北京的演出中隆重推出各位身懷絕技的民族歌樂師,而她自己則扮演了一個導航者的角色,又如民族樂使者,用獨具特色的歌唱把這些音樂串聯在一起,引領觀眾走進古樸奇幻的民歌世界。

當演出舞台中緩緩浮現出詩句,觀眾們都凝神屏息,變幻的天地開合之間,山水與村寨漸次顯現。雖然以民族樂為基調,但用多媒體在開場製造的夢幻世界仍攝人。

在香港的演出最後,在樂迷的要求下,朱哲琴再唱起《阿姐鼓》,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這早已成了她的成名立身之作。對朱哲琴本人來説,時隔多年再回香江,以一種新的身份,新的演繹形式,着實令人激動。

香江邊的朱哲琴面對的是觀眾久久不肯離去,自己的名字被台下熱烈呼喚,使得她不得不返場以粵語向觀眾問好。相比之下,演員在北京的轟動效應並沒有這麼大,反而讓人覺得“極力將中國民族音樂的豐富或細碎全部搬上去,顯得整台演出有些鬆散。”有觀眾覺得因為音樂素材太豐富,產生了“先是內蒙古又去新疆馬上又到西藏”的疲憊感。雖然如此,最後全場觀眾還是給予朱哲琴和眾多民族音樂人熱情的掌聲,因為無論如何,這樣的演出都是一種嘗試和一次邁步。

褒貶不一的評價

朱哲琴:提供一個保護民樂的參考方式

其實不只是在北京,此前,朱哲琴在杭州時就曾多次被問到“民族音樂加入現代化元素後會不會讓人反而難接受”、“把原生態音樂帶到大劇場不就脱離了其原來的生存環境”之類的問題。朱哲琴的回答始終誠懇,就像她從不説自己這種方式有多好,她覺得面對現在的整個社會文化環境,自己所做的不一定是圓滿的方案,但做一些努力去保護總比什麼都不幹好。她覺得,畢竟自己為保護民族音樂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方式。

這麼多年來,朱哲琴一直在路上,“採集”是她做音樂的關鍵詞,而她的團隊,也是在路上壯大起來的。對這個團隊來説,本來,這次的四城巡演就是一個嘗試和摸索,只有各種各樣褒貶不一的反饋才能為他們指明之後的道路。比如在朱哲琴的計劃裏,後期會發行一套雙CD,“一張是民間音樂的原樣,另一張是根據原樣來發展的演出版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yinyue/neidi/l7l5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