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音樂 >港台音樂 >

扒扒《再見二丁目》的創作背景 看看林夕對其評價

扒扒《再見二丁目》的創作背景 看看林夕對其評價

扒扒《再見二丁目》的創作背景  看看林夕對其評價

《再見二丁目》是1997年十大勁歌金曲的最佳作詞。填詞人林夕曾經在北京大學的講座中回憶:“《再見二丁目》是曾經在東京街頭的一段經歷,回香港之後,我就把它……

《再見二丁目》是1997年十大勁歌金曲的最佳作詞。填詞人林夕曾經在北京大學的講座中回憶:“《再見二丁目》是曾經在東京街頭的一段經歷,回香港之後,我就把它寫下來。”《再見二丁目》成為楊千嬅的成名作,也反映了林夕對楊千嬅的喜愛。此外,香港歌手黃耀明也曾翻唱這首歌曲

林夕説,《再見二丁目》可以當做寫詞的教科書。林若寧説,當寫外景時,就會來看看《再見二丁目》,看看景該寫到什麼程度。一般而言,寫歌詞無非是“外景”“內情”,和“説理”。景是具象的,情是抽象的,理是形而上的。景多了就太“實”,像塞滿了傢俱的房間,擁擠而不得要領。情多了就太“虛”,沒有載體過於空洞,如同悲傷深處空無一物。理多了就無趣,像浮在半空中重複沒勁的廢話。所以情要怎樣和景結合,景要寫到何種程度,又如何從具象昇華為理又不跳脱,着實是詞人要考慮的事。《再見二丁目》就給出了很好的範本。

《再見二丁目》是1997年十大勁歌金曲的最佳作詞。填詞人林夕曾經在北京大學的講座中回憶:“《再見二丁目》是曾經在東京街頭的一段經歷,回香港之後,我就把它……

林若寧在《林夕字傳》中的批註:我和老爺稱“再見二丁目”這種手法叫“出外景”,要寫景的時候寫得實在並不困難,但是要令一棵柏樹都有感情就殊不輕鬆。在我填詞之初,老爺總愛批判我浪費篇幅寫生,徒有山光水色為旅發局服務搶周樑飯碗,卻叫歌者無從投入,自此之後,我每次“出外景”都會借二丁目對照一下看自己是否合格。

《再見二丁目》是1997年十大勁歌金曲的最佳作詞。填詞人林夕曾經在北京大學的講座中回憶:“《再見二丁目》是曾經在東京街頭的一段經歷,回香港之後,我就把它……

楊千嬅(MiriamYeung,1974年2月3日—),香港著名演員、歌手。籍貫廣東汕頭,出生於香港,原名楊澤嬅。在進入娛樂圈前,她是葵涌瑪嘉烈醫院任職護士,1995年透過參加無線電視的第14屆新秀歌唱比賽得到季軍而入行,後曾演繹過多首紅極一時的金曲,成為當紅歌手,並參演過多部電視、電影,都獲過不菲的成績。其中音樂代表作品有《小城大事》、《少女的祈禱》電影代表作品有《新紮師妹》、《志明與春嬌》、《完美嫁衣》等等。

標籤: 二丁 林夕 創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yinyue/gangtai/ng6k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