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沆瀣一氣典故 沆瀣一氣釋義

沆瀣一氣典故 沆瀣一氣釋義

沆瀣一氣典故 沆瀣一氣釋義

1、成語典故:

唐代盛行科舉制度,當時的讀書人都爭着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就能做官。

崔沆是唐僖宗年間的官員,官至禮部侍郎,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 , 在京城長安舉行一次規模很大的考試,崔沆擔任主考官, 許多讀書人都來到長安應考。考生中有個人名叫崔瀣,頗有才學。 主考官崔沆連日批閲考卷,批到崔瀣的卷子,大為讚賞,連聲叫好。發榜那天,許多人圍榜觀看,有的還高聲地念着名單。突然,有個人向站在他身旁的崔瀣連聲道喜,原來崔瀣榜上有名,考中了。

按當時規矩,科舉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崔瀣不免要以門生的身份,鄭重其事地前去拜謁“恩師”崔沆。 真是巧得很,主考官叫崔沆,門生叫崔瀣,這“沆瀣”二字,本意是指夜間的水氣、霧露, 如今剛好在兩人的名字上合到一塊,實在難得。一時,許多人聚在崔府門前,看個熱鬧。人們指指點點,津津樂道,於是,愛湊趣的人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編成兩句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他們師生兩人像是夜間的水氣、霧露連在一起。本來這是一句玩笑話,並不含貶義,崔沆、崔瀣也不存在營私舞弊的情況,不過後來有人聽説崔瀣中舉後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職,遭到他人質疑,於是便把“沆瀣一氣”的説法暗指他們倆有私人關係。漸漸地,“沆瀣一氣“從一句玩笑話變成了一個含貶義詞的成語。

2、“沆瀣一氣”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標籤: 沆瀣一氣 釋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qd5r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