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于謙明朝的資料保衞戰 關於于謙明朝的資料保衞戰

于謙明朝的資料保衞戰 關於于謙明朝的資料保衞戰

于謙明朝的資料保衞戰 關於于謙明朝的資料保衞戰

1、介紹:

(1)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漢族。字廷益,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一説桐鄉)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説:“這是將來救世的宰相呀。”永樂十九年(1421年),于謙考中了進士。

(2)宣德初年(1426),任命于謙為御史。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整頓軍備。正統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軍主力在土木堡之戰中潰敗,英宗被俘,蒙古瓦剌軍乘勝進攻京師(今北京)。在此關頭,于謙反對遷都,力主抗戰,升任兵部尚書,率軍擊敗瓦剌軍,取得京師保衞戰的勝利。戰後,他首創團營軍制,加強邊戍,委任名將鎮守。主張以戰求和,多次擊敗瓦剌軍的進攻,迫使其首領也先釋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 ,英宗借奪門之變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謙遭誣陷被害。後沉冤昭雪,贈太傅,諡肅愍,又改諡忠肅。遺有《於忠肅集》。 于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他曾先後擔任過監察御史、巡撫、兵部尚書等職。于謙作風廉潔,為人耿直。

(3)于謙生活的那個時代,朝政腐敗,貪污成風,賄賂公行。當時各地官僚進京朝見皇帝,都要從本地老百姓那裏搜刮許多的土特產品,諸如絹帕、蘑菇、線香等獻給皇上和朝中權貴。

2、保衞戰:

(1)土木堡之變後也先率領瓦剌鐵騎乘勝追擊,一路南下,包圍北京,大明王朝迎來了開國以來最大的危機。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人,徐有貞等人建議遷都,于謙站出來堅決反對,力主抗敵,最終得到孫太后與監國的朱祁鈺的支持,受任兵部尚書,總覽守城之事。

(2)穩定軍心。剛逢大敗再加上皇帝被俘整個北京城都處於巨大的恐慌中,為了穩定軍心首先於謙便聯合諸臣讓監國的朱祁鈺稱帝,讓國家重新恢復秩序;然後開始剷除奸人,于謙上奏皇帝要剷除王振一黨,其手下的錦衣衞都指揮使馬順呵斥羣臣,卻被一羣文臣當場打死,王振也被抄家滅族;最後向各地調兵調糧,萬事俱備只待敵來。

(3)親冒箭矢,死戰不退。經過一個月的準備,正統十四年十月十一日也先進駐北京郊外,與也先是先預料不同,北京守軍各個鬥志高揚。于謙分兵據守北京九個城門,甚至連他自己都親自登上德勝門,他反對龜縮城中的戰術,決定大開城門迎敵,下令敢後退者斬。將士們被這位文人的魄力深深震撼,所有人都死戰不退。也先圍攻北京六天六夜不僅毫無進展,還在一次夜襲中損失慘重,被神機營的落花流水,只得撤兵。各路部隊後方圍堵,于謙也乘勝追擊,致使瓦剌的部隊損失大半。

標籤: 于謙 保衞戰 明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k34l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