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明星 >大陸星聞 >

經紀圈進入小時代 個人工作室成趨勢

經紀圈進入小時代 個人工作室成趨勢

2012年,王中磊提出華誼經紀已經進入了在個性化管理基礎上專業化運作的3.0時代,他將之稱為最好的時代。“去電影化”的決策直接使華誼經紀專業化的具體操作方式受到動搖,又使華誼經紀這種本來佔有先天優勢的模式失去資源倚靠。

經紀圈進入小時代 個人工作室成趨勢

有料Vol.62 華誼經紀業務縮水 去電影化是否有責

2012年,王中磊提出華誼經紀已經進入了在個性化管理基礎上專業化運作的3.0時代,他將之稱為最好的時代。可是一年之後的2013,公司年報顯示經紀業務大幅鋭減;兩年之後的此時此刻,11月6日,華誼前經紀人郭紅波在微博發表《致王中軍先生的一封信》,將華誼經紀的籤藝人難、留藝人難、體制問題等重重矛盾公之於眾,讓華誼陷入又一次危機中。

華誼經紀怎麼了?

如果從業務內部看,是因為現有的組織構架、利益牽扯制約了業務的發展?如果從大公司的角度去看,2014年華誼兄弟集團提出的“去電影化”決策,作品落後難以捧紅藝人導致後者大量流失,是華誼經紀業務走下坡的解釋之一?如果從中國娛樂產業角度看,各個細分的行業都在進入“小時代”,經紀行業小公司突起,明星個人工作室林立,華誼經紀已難以保持寡頭的地位?

無論如何,華誼經紀似乎已經站在了一個分岔口上,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自主選擇權。本站娛樂本期有料,逐條解讀郭紅波信件揭露出的華誼經紀業務存在問題,深度剖析華誼經紀人離職潮背後的原因,並連線行業內多位資深經紀人,解讀經紀行業發展方向和大環境,以撥開郭紅波發表的信件雲霧。

監製、主編:陳弋弋

副主編:錢德勒

採訪、主筆:楊晉亞

策劃:梵一、王晶

編輯:梵一

郭紅波信件讓華誼經紀業務陷入危機

郭紅波信列出華誼經紀四道傷疤

籤藝人難,留藝人難,華誼經紀團隊深陷離職潮?

似乎從很久之前開始,與華誼經紀有關的新聞就不再振奮人心。某某大咖離巢的消息遠比某某簽約華誼更吸引眼球。一批批的大腕離開華誼自立門户,看衰華誼經紀的質疑聲不絕於耳。可直到上週,華誼依舊是外行人心目中很牛的公司,內行人認可的業界老大。從公司簽約藝人的級數以及出產作品的質量來看,華誼經紀一直是那麼星光熠熠、光彩照人,直到11月6日,華誼前經紀人郭紅波在微博上撕開華誼表層的光鮮,將他眼中的傷疤公之於眾。

郭紅波信件信息一:華誼現在籤藝人很難!

在這個明星都想靠電影更上一層樓的時代,眾星選擇華誼經紀看中的是集團自身的電影製作資源。而華誼想簽約一線明顯,基本也要給出電影片約的承諾。其中,大導演馮小剛更是成為華誼的金字招牌,是華誼簽約藝人的談判籌碼。傳言華誼一度想簽約兩位Z姓女明星,但因為電影片約沒談成,最後都沒有簽約成功。

華誼一年出產的電影數量畢竟有限,不能滿足旗下藝人對電影工作量的需求,且別説近幾年電影作品的表現相對不佳,趕不上整體市場的發展,對於那些想通過進華誼轉變為一線的藝人來説,如果華誼不能許諾電影和作品,又何必跳槽?

目前還在華誼的三位藝人

郭紅波信件信息二:藝人大量流失,簽約到期就走!

談簽約的時候,華誼以電影片約作為利誘條件;而在演員約滿之際,華誼又會再度出此招留住人才。據稱,前段時間某男演員想離開華誼,華誼也是靠承諾了三部電影的片約才暫時穩住軍心。

不過華誼的高層心中也有一杆秤,有些旗下藝人只能常年做電視劇咖,分不到電影這杯羹。郭紅波在長微博裏就披露了公司因為不能給某藝人提供繼續發展電影的平台而直接導致他未續約。

回望過去,鼎盛時期的華誼經紀曾有100多位藝人,一線大咖雲集,但如今大牌們紛紛出走,留守的也以個人工作室的方式和華誼合作,郭紅波信件透露,這種合作方式非常鬆散,更傾向於一種人情合作。

郭紅波信件信息三:藝人合約到期不續約,但依然沿用華誼經紀人幫其打理業務,成為公司亂象

據郭紅波的描述,自己因為私自帶了某位曾經和華誼有約的藝人,而導致被辭退。他強調這一行為在華誼經紀內部非他一人所為,而且該行為也得到了領導的認可。據本站娛樂瞭解,經紀人私自帶藝人的確是一種公開的行業祕密,有消息稱華誼內部一位經紀人,除了在做旗下一位人氣男星的經紀事務,同時也負責該男星的女朋友的演藝工作,該女星和華誼並無關係。

以私自合作的方式繼續跟着華誼的經紀人,自然也會享用到經紀人甚至華誼的一部分資源。考慮經紀人本身就要負責與華誼有約的三到四位藝人的演藝事務,如果再分身帶“計劃外”的藝人,難免會厚此薄彼導致不公平。

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種不合管理制度的行業亂象,而這樣的亂象卻成為較為常見的現象,甚至如郭紅波所言得到了領導的許可,看起來更像一種“體制問題”。

有數據為佐證:經紀公司嚴重縮水,留不住藝人於是留不住經紀人

郭紅波透露王中軍曾在公司內部會議上強調藝人對公司的核心價值,但一個接一個的大咖離開華誼卻是明面上的事實,而如果分析華誼在經紀業務方面的數據,則可以從量化的指標看出華誼經紀業務在萎縮。

在2011年前,華誼兄弟的經紀事務一直由成立於2007年9月4日的全資子公司北京華誼兄弟時代文化經紀有限公司負責,該公司註冊資產為100萬元。2011年8月,華誼兄弟為了進一步發展經紀業務,以5000萬的註冊資產創立了華誼兄弟文化經紀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成立讓華誼經紀事務在2010-2012年間有較大的提升,但到了2013年,不但總業務收入直線下降7000萬,舊公司的營業利潤和淨利潤更是首次出現負值,新公司的利潤指標也出現下降。而2014半年報的結果也顯示,藝人經濟相關業務比2013年又下滑了近15%。

華誼兄弟有意拓展經紀業務,但是數據卻顯示結果不盡如人意。下降的不止是營業利潤這些硬性指標,藝人經紀人的數量也從2012年的158人下降到2013年的115人,華誼留不住的不僅是藝人,還有經紀人。

目前還在華誼的三位藝人

深度八卦:信件背後,華誼經紀為何遇冬

內部混亂利益牽扯,專業化經紀之路難逆襲?

郭紅波令華誼經紀置於又一次危機中,回顧華誼經紀的歷史,可以發現從2005年至今,各種大小危機一直四處埋伏,也曾爆發,華誼經紀一直在被動中摸索改革之路,在改革中挺過一次次危機。但此次危機再度爆發,似乎説明新一輪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體制架構抑制經紀人積極性?

華誼經紀的第一次大危機在2005年。那一年之前,華誼經紀作為業界的先行者,網羅一眾大腕,星光熠熠成為無可爭議的業界老大。2005年,著名經紀人王京花計劃從華誼跳槽橙天娛樂,她帶領的陳道明、胡軍、夏雨等一線藝人都決定隨她一起過檔,外界都驚呼“華誼要被掏空了”。

王京花的出走令華誼損失多員大將,卻也成為華誼經紀迅猛發展的一個契機。王京花的時代結束後,華誼迎來了一個人才濟濟的鼎盛時代。為了與橙天娛樂打人才戰,華誼大手筆網羅了周迅、李冰冰、范冰冰、黃曉明、鄧超,星光度不輸從前。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強大明星陣容背後的經紀人聯盟。王京花的出走迫使華誼經紀被動改革,2006年4月,華誼經紀進行改制,為了防止下一個王京花的出現,華誼從大團隊規模化經營管理改成大組責任制,將權利下放給幾大聯席總經理,鼎盛時期的大組組長是費麒、宗帥、周嗣偉、李雪、劉韜、詩曼等聯席總經理。之後,幾大聯席總經理相繼出走,如今只有劉韜一人還留守華誼,負責目前華誼經紀最大的工作組,除劉韜之外還有五個大組組長,每人負責約三名藝人。

從制度上來看,華誼已經走得超前,這種大組管理制類似於美國著名經紀公司CAA的合夥人制度。不過,一位前華誼經紀人向本站娛樂透露,這種制度形似神不似,經紀人擁有的只是期權而並非股權,所以本質上還是為他人打工做嫁衣裳,並不能最大限度調動員工積極性。

從資源分散和權力分散的角度來看,大組管理擁有先進性。但在這個經紀人紛紛傾向於單飛賺錢的年代,這樣的制度已經成為華誼經紀的一大發展瓶頸。

2012年,王中磊提出華誼經紀已經進入了在個性化管理基礎上專業化運作的3.0時代,他將之稱為最好的時代。“去電影化”的決策直接使華誼經紀專業化的具體操作方式受到動搖,又使華誼經紀這種本來佔有先天優勢的模式失去資源倚靠。

目前還在華誼的三位藝人

“私人訂製”式的專業化經紀服務,未能救難?

伴隨着王牌經紀人的流失還有藝人的出走。2010年,當明星自組工作室漸漸成為趨勢,與華誼約滿的一線明星們也選擇離開華誼自己做老闆,華誼旗下大牌也開始組建工作室。如果説藝人資源的流失成為不可逆的趨勢,那麼如何運作藝人才是至關重要的。拼人強馬壯不如以專業的服務為上,王中磊開始了思維上的大轉變。

資深經紀人楊思維提出依靠電影資源來運作經紀業務並不符合時代趨勢:“中國大部分造星都是在有製作能力公司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不是靠經濟公司運作的”,她覺得還是處在原始的積累階段。王中磊很早就認識到這個道理,他曾在採訪中表示,“目前華誼的經紀業務還是較為原始的資源堆積”,並且提出要學習美國的模式,進入專業化時代。

華誼改變了以往的單向管理模式,開始以“公司服務藝人”的理念來對待藝人。具體的做法是根據藝人的個性定位為他們量身打造工作機會,電影《風聲》正是這一時期華誼經紀個性化定製服務的典範。在這部電影裏,每個角色都是根據演員的特質打造,力圖準確定位藝人的個人形象,希望達到的目的是“展現演技、魅力並奠定演藝地位”。最終的結果的確符合最初的設想,黃曉明的表演被贊突破,李冰冰更是榮獲金馬影后。華誼贏得的不僅是票房,還有華誼系演員的大獲全勝。

2012年,王中磊認為華誼經紀已經進入了最好的時代,是在個性化管理的基礎上朝着專業化目標奮進的時代,他將其定義為3.0時代。不過,專業化始終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華誼經紀的專業化發展之路似乎並沒有大動作,具體的操作還是要倚靠公司的電影資源。一方面想擺脱背靠製作的原始積累階段,另一方面又再次倚靠電影打造專業化服務,這本身就是一種悖論。

姚晨的個人工作室尚在華誼

特別關注,“去電影化”毀經紀業務長城?

經紀業務失去原有資源依靠,具體操作方式受到動搖

倚靠個性定製作品的做法,華誼一直在專業化的改革中緩慢前進着。但2014年的一個重大決策卻使這種做法難以為繼。

2014年,華誼兄弟做出了“去電影化”決策,“不是不拍電影,而是不只拍電影”。華誼將業務劃分為影視娛樂、實景娛樂、互聯網娛樂三大板塊,向大型娛樂傳媒公司迪斯尼看齊。在公司的轉型中,原本屬於電影的資源被分薄,根據2014年半年報,華誼的電影業務下滑近七成。當華誼電影減產,經紀公司又如何為藝人“私人訂製”?

去電影化間接讓華誼經紀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不但專業化改革之路受到影響,華誼經紀最大優勢的根本也被動搖。 有一種觀點指出,華誼之所以能成為藝人經紀行業的大佬,憑藉的正是電影製作這一塊金字招牌。所以公司做出“去電影化”的轉型,是華誼經紀出現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去電影化”是自毀長城的舉動,讓華誼經紀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看整個行業,如今的中國藝人經紀產業主要有三種模式,其一是類似於華誼和博納這樣有製作公司背景的經紀公司。其二,獨立經濟公司,如王京花的十捌娛樂,常繼紅的千易都是業內佼佼者。 其三是藝人自組工作室,聘請經紀人為自己服務。在這三種模式中,華誼經紀一直憑藉強大的製作資源佔有優勢。博納經紀的總經理馮杏表示,因為演員遠遠供大於求,“所以有製作能力的經紀公司佔有先天優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紀人認為:“公司本身有非常成熟的製作團隊和導演,有大眾熟知的熱播劇,演員肯定希望與這樣的公司合作”。華誼和博納這樣的大集團在影視製作和藝人經紀業務之外甚至擁有院線這樣的資源,產業鏈閉合,資源互相滲透,集團背景為經紀業務提供強大後盾。

周迅曾是華誼藝人

反面觀點:“去電影化”不該為華誼經紀業務買單

不過,一位從華誼離職的經紀人認為影視製作和藝人經紀一直是華誼獨立的兩個部門,互相影響但並不脣齒相依,“去電影化”並不應該成為華誼經紀問題的主導原因:“經紀和製作本身就是矛盾體,一個以項目為主導一個以藝人為主導。電影製片人對電影的完成度完整度有要求,導演對角色設定一定有範圍區間,經紀公司未必能簽到導演需要的演員”。他進一步強調,時代在改變,每年的大銀幕數和上映的電影數量都在增長,電影不再是稀缺產品,對製作的依賴性已經沒有那麼強了:“以前是缺資源,現在資源分散,已經進入了從拼公司拼資源到拼經紀人拼團隊的階段”。

“去電影化”的決策直接使華誼經紀專業化的具體操作方式受到動搖,又使華誼經紀這種本來佔有先天優勢的模式失去資源倚靠。在現階段,華誼經紀依舊受到華誼電影的影響,在華誼兄弟搭建娛樂通天帝國的過程中,電影的資源被分薄,給華誼經紀留下了一聲歎息。

范冰冰曾是華誼藝人

經紀圈將進入 “小時代”?

行業寡頭將成歷史,合夥人、工作室或成趨勢

從1.0保姆式時代,到2.0的職業化時代,再到3.0的專業化時代,華誼經紀在思想上走在了前列;但華誼經紀難以從根本上改革的體制,還有失去製作資源護航的所謂“專業化”服務,都讓華誼經紀在前進的道路上逐漸減慢了步伐。這是華誼內部暫時難解的死循環,而時代的改變,也讓華誼經紀在自身改革遭遇瓶頸的同時,慢慢失去行業老大的地位。

2005年之前,華誼經紀是無可爭議的老大哥,而如今説起華誼經紀,本站娛樂採訪到的經紀人都不願意給出肯定的答案。一位資深經紀人認為時代成就了華誼的傳奇,但變化的時代也毀掉了華誼經紀老大的地位:“當年華誼兄弟有那麼多大咖,還是因為那個年代電影沒有那麼多,電影是稀缺資源,華誼是金字招牌。03年左右一年上院線的也就一百多部電影,現在有三四百部電影,但是可使用的演員只有40多個,演員變成了稀缺產品。所以這個年代這樣的公司不太可能出現,不會再有寡頭了”。

提供專業服務的經紀人是未來行業關鍵

本站娛樂問到經紀圈大行業的現狀時,資深經紀人紀翔和楊思維堅信電影製作資源不再是經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能提供專業服務的經紀人才是關鍵。楊思維坦言:“當你提供的經紀服務足夠專業的時候,你能嫁接到這個行業裏最好的資源的時候,是不該拘泥於影視資源背景的”。紀翔則表示:“無論是阿里還是華誼,未來的最大的吸引力還是優秀的經紀人”。

黃曉明曾是華誼藝人

經理人聯盟和合夥人制慢慢成為趨勢

在紀翔看來,美國的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AA)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因為他們已經進入了工業化的流程,經濟體系和商業體系很成熟,經紀人、管理人、公關、法律和財務各司其職,而CAA的本質則是經理人聯盟和合夥人制。紀翔提出一個觀點,如今的中國藝人經紀產業正處在過渡期,有很多以個體化工作室面貌出現的經紀人,但未來的趨勢應該是形成一個個以股份制起家,以合夥人制創立的小型經紀人聯盟,“這樣的結構比較穩定,再逐漸往外擴”。紀翔坦言:“這個年代不是個體化的年代,再優秀也是一個人,要形成聯盟,彼此協同工作”。

離開范冰冰工作室後,楊思維借鑑美國模式創辦的壹心娛樂正是一家以合夥人制面貌出現的新型公司。她對公司的模式非常認可:“我們的模式我認為是目前最專業化的模式”。在她看來,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則是團隊:“每個工作人員很強大,很專業”。

經紀產業的小時代已經拉開序幕

曾經的華誼經紀網羅了最大牌的明星,最頂級的經紀人。如今明星自立工作室已經成為公認的趨勢,而經紀人也都傾向單飛。無論從藝人還是經紀人的角度,經紀產業的小時代已經拉開序幕。如果我們將眼光投至中國的整個娛樂產業,可以發現這樣的改變並不特別。電影公司、唱片公司等等都面臨同樣的問題,以前都是大集團運作,隨着民營資本的不斷湧入,拍電影電視的門檻不斷降低,小公司原來越多。在這個追求個人品牌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速食年代,有能力的明星和經紀人都不需要在依附於大公司,寡頭不再,個人為大。

結語:

在未來,華誼經紀必將面臨很多既專業又在體制上保持靈活的獨立經紀公司、經紀人工作室或者經紀人聯盟,華誼如何突破自己的發展瓶頸、在這個新的時代找到適合大集團的運作模式還是一個未知數。不過市場很大,誰都不能取代誰,華誼經紀依舊會是具有影響力的公司。只是曾經以影視製作和藝人經紀為支柱的華誼兄弟集團將改寫,在一個娛樂王國搭建的過程中,王國之中的一條支柱被替換了而已。

(楊晉亞/文)

標籤: 工作室 經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mingxing/dalu/3797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