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電影 >歐美片場 >

《星際穿越》:看中國觀眾的兩套價值標準

《星際穿越》:看中國觀眾的兩套價值標準

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説,《星際穿越》中給出的知識點,還是比較艱深的,遠遠超出常識的範圍。事實上,《星際穿越》也沒有那麼“硬”,尤其是後半段,當諾蘭祭出“愛”來解決問題的時候,他的用心已經很明顯了。

《星際穿越》:看中國觀眾的兩套價值標準

《星際穿越》劇照。

韓鬆落(專欄作家)

我們在看世界電影的時候,是世界觀眾,在看中國電影的時候,就會自覺切換成中國觀眾。

看完《星際穿越》首映場,是凌晨三點,我們站在影院外的寒風中討論劇情,大家七拼八湊地,把劇情理出了一個輪廓。但馬上有人疑惑地問,這種比較難懂的電影,內地觀眾會感興趣嗎?現在看來,這擔心是多餘的,《星際穿越》的內地票房還不錯,首日票房4592萬,首周票房2.6億。

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説,《星際穿越》中給出的知識點,還是比較艱深的,遠遠超出常識的範圍。以我為例,我成長的八十年代,算是科幻小説的小黃金時代,我們能看到的,除了葉永烈、阿西莫夫的小説之外,還有大量前蘇聯科幻小説,比如伊·安·葉弗列莫夫的《仙女座星雲》之類。讀科幻小説的習慣,就這麼延續下來了,“蟲洞”、“黑洞”之類的詞語,對我不算陌生。

事實上,《星際穿越》也沒有那麼“硬”,尤其是後半段,當諾蘭祭出“愛”來解決問題的時候,他的用心已經很明顯了。畢竟,我們還是站在現在推算未來,沒法走得太遠,電影要想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就要照顧大部分觀眾的理解水平,不能太過艱深。但對於我,對於絕大部分觀眾來説,《星際穿越》裏的理論還是非常複雜,所以,電影上映之後,豆瓣影評裏,排在前幾位的,基本都是科普文章。《盜夢空間》上映之後的盛況又一次出現了,能否看得懂,成了討論焦點,也激發出更強烈的觀看興趣。

之所以這麼關心《星際穿越》的票房和接受度,倒不是對製作這部電影的幾家電影公司有多麼深厚的感情,而是想知道,內地觀眾,是不是還願意看這種比較費腦子的電影?從《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票房和討論熱度來看,人們不但喜歡,而且很喜歡去影院解謎。人們彷彿都很熟悉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齊澤克的理論,連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也剖解得頭頭是道,哪怕這是假裝的,也裝得有水準,事實上,誰又不是由假及真的呢?

詭異的是,同樣的觀眾,照樣會給國產爛片貢獻票房,爛片遭遇影評人批評,還會有大批觀眾自帶乾糧進行維護,不厭其煩地在影評後面回覆那幾句陳詞濫調:“是商業片又不是文藝片”、“忙了一整天,看電影不就圖個輕鬆嗎?何必計較那麼多?”國產電影的長度,只要超過一個半小時,出品方就有點戰戰兢兢,稍微沉重點,就要在宣傳時努力製造噱頭進行消解,《黃金時代》只不過在形式上做了一點突破,觀眾就齊聲高呼看不懂。《星際穿越》如果是內地編劇拿出來的,絕對會在創意階段就被斃掉,並且得到“小眾”、“曲高和寡”的評價,不是決策人水準有欠,而是因為,大家都對觀眾有估算。

有電影質量的問題,好創意未必能寫好拍好,所以《三體》要影像化的消息一出,質疑聲四起。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在看世界電影的時候,是世界觀眾,在看中國電影的時候,就會自覺切換成中國觀眾。人人都是雙面夏娃,深諳生存之道,非常熟練地,在兩套完全矛盾的評價體系裏,切換着評價電影、度量世界的標準,反正這也行,那也行,有高就高,有低就低。

這種心理特徵,不只存在於電影領域,更是我們面對世界時的標準套路,聽音樂會也能正襟危坐,走在路上就隨地吐痰,玉婆結婚二十次也會熱烈祝福,王菲戀個愛就破口大罵。這種切換詭異又悲哀,它的真實底色是:內心深處,我們覺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一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dianying/oumei/o6ep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