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電影 >華語片場 >

趙薇陳凱歌瞄準網絡 電影網絡小説步入蜜月期?

趙薇陳凱歌瞄準網絡 電影網絡小説步入蜜月期?

電影紛紛向網絡小説“示愛”,背後需要眼光獨到的製片人或劇本分析師的“撮合”。2000:《第一次親密接觸》是華語電影與網絡小説的第一次牽手2010:《杜拉拉昇職記》是電影與網絡小説的第一次成功聯姻2010: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開啟了名導的網絡小説改編之路

趙薇陳凱歌瞄準網絡 電影網絡小説步入蜜月期?

  電影紛紛向網絡小説“示愛”,背後需要眼光獨到的製片人或劇本分析師的“撮合”。 漫畫/實習生 陳笑蝶

不久前,女星趙薇(微博)傳出籌備開拍導演處女作的消息,劇本《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取材於2007年的網絡同名小説;無獨有偶,著名導演陳凱歌(微博)正在寧波拍攝的新片《搜索》也來源於一部同名網絡小説,而80後女生鮑鯨鯨以“大麗花”為筆名撰寫的網絡小説《失戀33天》,促成了今年以900萬成本拿下3.5億票房的同名“神片”……此外,今年賀歲檔的戰爭題材影片《遍地狼煙》、台灣票房大熱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有去年徐靜蕾自導自演的《杜拉拉昇職記》及張藝謀掌舵的《山楂樹之戀》,無不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説。在電影人高喊着“劇本荒”的關口,蓬勃興起的網絡小説頻頻與電影“結合”,碰撞出越來越多的火花。那麼,電影“牽手”網絡小説有哪些優勢和問題?它們的“蜜月期”何時到來?帶着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前史】

成功牽手始於“杜拉拉”

網絡小説改編電影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年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當時網絡作家“痞子蔡”創作的同名小説曾紅極一時,而由陳小春(微博)、舒淇(微博)等主演的電影版卻因為基調偏差、選角遭質疑等原因而反響平平,電影和網絡小説的“第一次牽手”黯然收場。此後幾年,中國電影沉浸在“中國式大片”的狂歡中,網絡小説被拋到了一邊。從2006年開始,隨着國產中低成本電影市場的復甦、以及“劇本荒”的出現,日益發展壯大的網絡小説再度吸引了電影人的關注,《》《請將我遺忘》《戀愛前規則》《意亂情迷》《80後》《終極匹配》等改編自熱門網絡小説的影片陸續出現,不過,由於投資、製作、宣傳、營銷等多方面的不足,再加上時運不濟,這些“先行者”均未獲得太多的關注度。

真正意義上“牽手成功”的開山之作當屬去年上映的電影版《杜拉拉昇職記》。2008年,導演張一白在朋友家無意中看到了小説《杜拉拉昇職記》,他此前很少看網絡小説,不知道這本書已經在網絡上紅透了半邊天。一口氣看完之後,他的直覺是“很新鮮,像這樣反映當代職場白領工作、生活、情感狀況的東西,以前沒看過”,他一打聽,《杜拉拉昇職記》的電視劇版和話劇版改編權都已出售,他立馬花20來萬買下了電影改編權,自己擔綱監製,促成徐靜蕾拍攝自導自演的電影版。經過專業的劇本改編、拍攝製作以及精心策劃的整體營銷,該片以1500萬成本拿下了超過1.2億的票房,成為2010年最大的票房“黑馬”之一。《杜拉拉昇職記》一役,大大推動了網絡小説與電影“聯姻”的步伐,“現在各個電影公司都會從網絡小説裏儲備劇本資源,改編版權的價格也高了不少”。

2000:《第一次親密接觸》是華語電影與網絡小説的第一次牽手

2010:《杜拉拉昇職記》是電影與網絡小説的第一次成功聯姻

2010: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開啟了名導的網絡小説改編之路

【優勢】

1 有人氣=觀眾基礎+前導宣傳

談到《杜拉拉昇職記》電影版的成功,張一白認為原因之一是網絡小説的知名度。據悉,《杜拉拉昇職記》系列小説自2007年9月第一次出版後,先後加印27次,銷量已經超過500萬冊,“小説提供了很好的話題和關注度,積累了可觀的觀眾基礎,為電影做了良好的前導宣傳”。《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青春》)原作者辛夷塢向本報記者透露,該書自2007年出版之後,先後再版多次,小説總銷量達到100萬冊,小説的電影改編權已由華視傳媒拿下。據記者瞭解,當《青春》敲定與趙薇的合作之後,她的另外幾本暢銷小説《原來你還在這裏》《晨昏》《山月不知心底事》《許我向你看》《我在回憶裏等你》的影視劇改編權也都被搶購一空。

另一方面,網絡小説的用户人數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據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在一次論壇上透露,2010年共有1.94億網友閲讀網絡小説,過去三年,百度每天的檢索排行榜上,有很大一部分是網絡小説。今年的《裸婚時代》《步步驚心》等收視冠軍電視劇,此前都在網絡上享有很高的人氣。

據悉,大多數網絡寫手們在網絡上連載小説,依靠小説的點擊量、訂閲量來獲得收入,許多作者每天都要更新幾千甚至上萬字,一旦速度不快、作品不好看,就沒人訂閲,“所以網絡作者是高度市場化的,只有好看、有懸念的故事才能成功。網絡上那些收入幾百上千萬的‘大神’級作者,都是講故事的高手”,盛大文學旗下的盛大新經典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黎宛冰告訴記者,“而且網絡小説題材和類型是海量的,穿越、玄幻、宮鬥、青春、女性、職場、情感、軍事不一而足,想象力都很豐富,有很多非常適合改編成影視劇”。

2 接地氣=現實質感+觀眾共鳴

網絡小説的另一大特質是強烈的當下性,俗稱“接地氣”。締造了今年治癒系“神片”《失戀33天》的導演滕華濤便深諳此道。滕華濤平時經常閲讀暢銷書、網絡小説,有意識地尋找好故事和好作者。2005年他發掘了在網絡上寫小説的六六,他覺得《雙面膠》講的雖然是普通人過日子的小事,婆媳打架、孩子、小三,大家看得特別高興,“但其實裏面要講的東西也挺重”。選中《失戀33天》也是同樣的道理,《失戀33天》的人氣和發行量可能不如《杜拉拉昇職記》高,“但它對人生、對現在的社會有很透徹的理解,就像在看自己和身邊人的故事,很有共鳴”。

陳凱歌正在拍攝的新片《搜索》,劇本源於網絡作家文雨的10萬字同名小説(書名又稱《網逝》《請你原諒我》),盛大新經典影視公司擁有該書的電影改編權。《搜索》在網絡上的人氣雖然不是最高的,但它來頭不小,曾在2010年入圍魯迅文學獎,成為網絡文學進軍主流文學評獎視野的“破冰之作”。

據悉,手握版權的盛大新經典一直有與陳凱歌合作的意願,向他推薦了幾個劇本。陳凱歌對《搜索》情有獨鍾,他曾公開表示,“還是關注現實、接地氣的作品才最受歡迎。現實中的苦難,才是大家最關注的。《搜索》涉及很多尖鋭的現實問題,把人性做透了,電影才會有質感。”

與此同時,趙薇選擇《青春》也是出自“接地氣”的考慮。最國中影集團的相關人士向趙薇推薦《青春》,她看完後頗為猶豫,而與趙薇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合作過的著名編劇李檣看完小説後,極力向趙薇推薦,“其實我也覺得很意外,因為李檣是寫文藝(微博)片劇本出身的,《青春》畢竟只是個青春題材的網絡小説。但李檣説他看完很感動,因為這本書講了80後的青春,這一代人或多或少會從裏面找到共鳴,這是最主要的原因”,辛夷塢告訴記者。

電影紛紛向網絡小説“示愛”,背後需要眼光獨到的製片人或劇本分析師的“撮合”。2000:《第一次親密接觸》是華語電影與網絡小説的第一次牽手2010:《杜拉拉昇職記》是電影與網絡小説的第一次成功聯姻2010: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開啟了名導的網絡小説改編之路

2011 《失戀33天》創造了票房奇蹟,不得不説滕華濤很善於發掘網絡小説故事

姚晨(右三)在《搜索》中演一個記者。這部陳凱歌導演的新作也加入了改編網絡小説的大軍

【不足】

畫面感不強、文字注水、題材不宜

雖然網絡小説具備諸多優點,但與電影的這場“聯姻”卻並不容易。滕華濤感歎:“現在由網絡小説改成的暢銷小説非常多,但好作品很少,看50本也不一定能挑出一本來”。

辛夷塢也承認,網絡小説多為粗糙的快餐文化,而且畢竟與專業的劇本不同,例如《青春》當中有很多心理描寫,讀起來很細膩,但畫面感不強,不合適大銀幕,必須經過專業編劇的再創造。“我自己這次沒有參與《青春》的劇本創作,李檣寫完後會發給我看,聽聽我的意見。最後的成稿,主要的劇情走向沒變,但細節大約有30%的修改,一些配角被合併、或者變得更豐滿,更有羣戲的效果”。

網絡小説的宂長也是一大問題。據記者瞭解,有相當一部分網絡小説是以字數來換取流量和收入的,寫得越多就賺得越多,因此許多作者不花心思雕琢文本,而拼命追求篇幅,比如時下流行的“種田文”,講述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當農夫,像流水賬一樣描寫每天的生活,哪怕做一個菜也能寫上一章,動輒寫到一兩百萬字,“水分”極大。如果把這樣的小説改成僅僅幾萬字的電影劇本,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

寧財神曾在上週的一場編劇論壇上表示:“大部分網絡小説的質感更像電視肥皂劇,所以影視公司會選擇有時代特徵,有讀者喜歡的敍事結構的小説,只保留原來的創意、人物和關係,其他的則找專業的編劇重寫”。

此外,網絡小説題材天馬行空,未必都能適應大銀幕的要求。曾一度火爆至極的網絡小説《鬼吹燈》幾年前便宣稱要改編成電影,大導演杜琪峯放話將親自操刀,可如今電影版《鬼吹燈》卻沒了進一步動靜,坊間有傳聞稱這與小説的題材過於驚悚、敏感有關。對此辛夷塢也向記者透露,眼下她動筆寫新作之前,出版商、經紀人、合作伙伴、投資商都會向她建議怎樣才更合適大銀幕的要求。“比如説現代題材最難通過的是涉案劇,我會考慮這個狀況,儘可能去規避”。

【彌補】

1 迴歸傳統的製片人制度

隨着《杜拉拉昇職記》和《失戀33天》等成功的“聯姻”案例,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向網絡小説拋出了橄欖枝。黎宛冰告訴記者,最近很多影視公司來向盛大索要網絡小説的信息,相比之下,電視劇創作者比電影人更為主動一些,像《遠征》《裸婚時代》《步步驚心》《紫川》《回到明朝當王爺》的電視劇版權都是這一兩年賣出去的熱門作品,而且前景頗值得看好。

然而,與《第一次親密接觸》《》《請將我遺忘》《戀愛前規則》《終極匹配》等一大批“炮灰”相比,成功的案例畢竟只是少數。在眼下這股“聯姻”的風潮面前,張一白認為應該保持冷靜:“蔡尚君的《人山人海》是從新聞報道里找到的故事,網絡文學這麼豐富和龐大,當然也會成為重要的素材來源,但是,改編網絡小説沒有一個成型的模式。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適的小説、合適的人,合適的時機”。

張一白舉例表示,當初拍攝電影《杜拉拉昇職記》時,他也曾猶豫過是否要自己親手上馬,但最終覺得徐靜蕾本身的氣質與“杜拉拉”更契合,“她來拍,比我拍更合適,這一步走得很重要”,影片超過1.2億的票房證明,張一白當初的決定是對的。“所以,怎樣做出準確、可行的選擇和判斷,在海量的作品中淘到一塊金子,這是最關鍵的一環”。

關於張一白“如何淘金”的發問,上週來中國“佈道”的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給出了一個解決之道,他對中國興起網絡小説的風潮感到很震驚:“把網絡文學濃縮成一部好的影視劇,非常具有挑戰性。這其中缺少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專業的製片人,或者叫故事開發者。”

麥基表示,真正的製片人對故事有感悟、有創意和理念,能夠從頭到尾一直堅守着整個電影項目。“問題是,現在製片人的職責往往一分為二,一半管制作,一半當導演。如果要想從海量的網絡文學中找出真正優秀的作品,你們應該把過去那種真正的傳統制片人制度找回來”。

2 “劇本分析”人員充當中介

黎宛冰十分贊同麥基的觀點,她同時認為,專業的“劇本分析”人員也亟待發掘。“影視公司每天也會收到大量的小説和劇本,如果有人能把明確的劇情梗概、人物關係提煉出來,可以給影視公司節省很多時間,也能大大提高成功機率”。

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在麥基“中國行”的一場論壇上透露,盛大新經典公司準備發展編劇經紀業務,為編劇們找項目、做培訓、提供版權服務,併為旗下優秀網絡作家提供穩定的收入,為他們提供轉型成為專業編劇的機會。

“像《後宮·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她現在已經是電視劇版的編劇,另外像‘清穿’小説的鼻祖金子,也在寫劇本,還有例如唐家三少這樣‘大神’級別的作者,將來都是潛在的優秀編劇,他們已經有了講故事的天賦,現在他們需要的是鼓勵、訓練和時機。”黎宛冰表示,像盛大新經典這樣一邊依託網絡文學資源,一邊擁有影視劇製作能力的“紅娘”式公司,目前在行業中也少之又少,“網絡作品數量太大了,誰也無法覆蓋所有的資源,所以我覺得這樣的商業模式很有潛力。”

採寫/本報記者 牛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dianying/huayu/5kzzg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