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電視 >內地劇 >

中國紀錄片嶄露頭角 業界呼喚更多現實力作

中國紀錄片嶄露頭角 業界呼喚更多現實力作

(記者 鄒瑞玥)在剛剛結束的第1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國際紀錄片獎頒獎典禮上,中國紀錄片《光棍》和《發現少校》分獲最佳亞洲紀錄片銀獎、最佳歷史傳記類紀錄片銀獎,中國紀錄片開始受到日益廣泛的關注。是次上海電視節白玉蘭國際紀錄片獎評選,就將紀錄片型別細分為社會、亞洲、歷史、自然四類,共有8部影片脫穎而出。

中國紀錄片嶄露頭角 業界呼喚更多現實力作

上海6月10日電 (記者 鄒瑞玥)在剛剛結束的第17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國際紀錄片獎頒獎典禮上,中國紀錄片《光棍》和《發現少校》分獲最佳亞洲紀錄片銀獎、最佳歷史傳記類紀錄片銀獎,中國紀錄片開始受到日益廣泛的關注。

與此同時,在上海紀實頻道推出的18部中外優秀紀錄片展播,也獲得此間觀眾的喜愛。

紀錄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中國人視為“陽春白雪”。相較於同類型節目在國外的廣受歡迎,以專業和深度見長的紀實節目在國內一直缺乏全國性的平臺,更多時候只能無奈“屈居”深夜時段。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學歷人群的不斷增加,紀錄片的收視人群也在擴大。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2011年開播,三個月即收穫2億觀眾群。早一步開播的上海紀實頻道,2010年收益達1.05億元人民幣。國內紀錄片的獨立製作人數量亦在增加,質量也顯著提高。

是次上海電視節白玉蘭國際紀錄片獎評選,就將紀錄片型別細分為社會、亞洲、歷史、自然四類,共有8部影片脫穎而出。

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顧桃10日對記者表示,紀錄片雖然“長勢喜人”,但美好的時代剛剛起步。官方紀錄片頻道投入大量資金,歷史類及檔案類紀錄片的製作可圈可點,相比之下,一些獨立製作人拍攝的反映當代人和社會的紀錄片則不盡如人意。

本屆電視節紀錄片評委會主席時間則表示,將同題材影片進行類比就能看出,本土紀錄片在大主題的拿捏和把握上缺乏一定的思想性,單純地描述特定人群的形式較多,而在大主題背景下對人物的思考很少,只停留在對生活流程的記錄,看不到更深的社會命題。

時間認為,紀錄片的魅力在於潛心紀錄、深入跟蹤,細節和主題構思缺一不可。導演也不需要在紀錄事實的過程中,刻意迴避自身的主觀性,因為導演的二度創作和藝術表現力也是紀錄片的魅力所在。(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zh-tw/dianshi/neidi/eew4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