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文化歷史 >

離退休的來歷 離退休制度的歷史淵源

離退休的來歷 離退休制度的歷史淵源

離退休的來歷 離退休制度的歷史淵源

1、我國的離退休制度始於西周時期,當時稱其為“致事”。《禮·典禮》説:“大夫七十而致事”,意即年滿70歲便辭官告休。春秋時代,致事又改稱“致仕”。

2、離休、退休古已有之。所謂“告老還鄉”就是退休;至於離休,就是帶着官銜休養,或是辭去要職,去當小官、“散官”。

3、我國的離退休制度始於西周時期,當時稱其為“致事”。《禮·典禮》説:“大夫七十而致事”,意即年滿70歲便辭官告休。春秋時代,致事又改稱“致仕”。

4、《公羊傳·宣公元年》説:“古之道不及人心,退而致仕。”注云:“致仕,還祿位於君。”古時做官,分乘不同品級的馬車,退休後要將車子交回,故而又將致仕叫作“懸車”。《白虎通·致仕》説:“臣年七十懸車致仕”,就是指退休掛車,停止使用公配的車馬,因而又將七十歲稱作“懸車之年”。

5、到了明代,退休年齡降至60歲。《大明會典》載: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清朝的致仕年齡,一度降至55歲。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再改為65歲,但武官則在60歲以下,且官階越低,退休越早。

6、古代對離退休官員待遇頗豐。西漢平帝時,兩千石以上的官員致仕,可領原俸祿的三分之一。宋朝則給予“加銜晉級”,同時設立一種“祠祿官”,讓離退休官員掛名領俸。對那些在文史方面有特長的,還安排到集賢院、史館、昭文館參與修書,“厚其俸祿贍給,以役人心”,使他們繼續發揮專長,“卒志於文字之間”。

7、在歷代王朝,歷屆致仕之年主動引退者不乏其人。唐貞觀十年(636年),魏徵57歲自感暮年來臨,幹公務力不從心,加之朝廷“英彥如林”,多有“報國之志”,主動請辭宰相高位,做了“散官”。他雖身已離休,但仍以朝廷大業為重,直言進諫,規勸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輔佐太宗治理朝政。宋神宗的宰相王安石,在職五年,連續六次辭相。最後回南京休養一年後,皇帝又召其回朝執政,他堅決不同意。在7年的鄉居生活中他經常微服探訪民間疾苦,關心民生大計,為在職官吏做出了榜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lishi/d5ej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