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偃旗息鼓的故事 偃旗息鼓成語解釋

偃旗息鼓的故事 偃旗息鼓成語解釋

偃旗息鼓的故事 偃旗息鼓成語解釋

1、漢中王劉備以成都作為蜀國都城,控制了西南大部。魏王曹操則以洛陽、長安一線為軸心,控制着中原及北方。陝南漢中一帶,則是蜀魏兩國反覆爭奪的地區。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曹操親自率領40萬大軍來到漢水,準備與劉備決戰。諸葛亮向劉備建議:“曹軍已來到漢水,但至今還未向我發動進攻。其原因是供應40萬人馬作戰的糧草物資還沒有完全運到戰區。目前,曹軍將領張頜正在將米倉山糧草運往漢水北山存儲。如果我們現在派一支部隊奇襲北山曹營,放火燒掉曹軍糧草,必然大大動搖曹軍意志,其進攻計劃也就必然隨之瓦解。”

劉備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召集眾將領研究奇襲北山曹營的計劃。老將黃忠再三請求承擔這項任務,最後得到批准。諸葛亮派趙雲和黃忠一起領兵前往。老將黃忠堅持要打頭陣,趙雲只得同意負責接應。第二天拂曉,黃忠領兵偷渡漢水,來到北山。不料,魏軍大將張頜也領兵來到北山。兩軍相遇,展開了一場惡戰。

負責接應的趙雲,等到中午時分,仍未見黃忠歸來,也未見北山火起,不由得心中疑慮,便帶領數十名騎兵前去偵察。但此時曹操已得知兩軍在北山交戰,便親自帶領一支步兵前來接應張頜,途中正與趙雲遭遇。曹軍先頭部隊便將趙雲等數十人團團圍住。趙雲見曹軍人多勢眾,只得率領隨從,奮力衝出包圍圈,退回到自己的營寨中。趙雲的副將張翼知道曹軍必然追擊,便建議下令緊閉寨門,以便抵禦曹軍。但趙雲卻對他説:“想當年長阪坡一戰,我曾單槍匹馬抵擋曹操百萬大軍。現在,我手下有數千將士,難道反而會懼怕他麼?”於是,他下令:寨門照舊大開,營寨內放倒軍旗,停止擊鼓,士兵們分別埋伏在營寨內外的山溝中。佈置妥當之後,趙雲單槍匹馬,站立在營寨門外,等候曹軍。黃昏時分,曹操帶領步兵,追趕到趙雲營寨門前。曹操遠遠嘹望,只見營寨敞開大門,蜀軍毫無動靜,只有趙雲一人騎在馬背上逛來逛去,毫無懼色。曹操思忖片刻,斷定此地必有埋伏,便下令撤退。就在曹軍大部隊變換隊形時,趙雲把長槍一揮,埋伏在山溝裏的蜀軍突然擊鼓吶喊,衝殺過來。此時天色昏暗,曹軍弄不清蜀軍有多大兵力,不由得驚慌失措,狼狽潰逃。趙雲指揮部下奮力追擊,直至漢水岸邊。曹軍因爭相逃命,不少人又落入水中淹死。

2、偃旗息鼓(yǎn qí xī gǔ),是一則成語,最早出自《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注引《雲別傳》。該成語原意是放倒軍旗,停止擂鼓,祕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後比喻休戰或無聲無息地停止活動。在句中可作謂語、定語、賓語。

標籤: 偃旗息鼓 成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ymre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