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劍門關景點介紹 關於劍門關景點

劍門關景點介紹 關於劍門關景點

劍門關景點介紹 關於劍門關景點

1、劍門關關樓。歷代官府多次在劍門關關隘修建關樓,均毀於戰火,明時又重新建造,清時幾經修復,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修川陝公路時被全部拆毀。1992年重修的關樓位於大家看到的新關樓對面,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使關樓嚴重受損,2009年,劍閣縣決定在清代關樓的原址上重建關樓,關樓是仿照明代關樓重新修建的。關樓寬18.3米、高19.61米、深17.7米,全木結構,氣勢恢宏。

2、玻璃景觀平台。“懸空玻璃景觀平台”位於景區的最高點,劍門關景區大劍山主峯上,該平台建成面高程為1163.800m,懸挑部分採用鋼結構,其鋼結構的鋼樑採用兩種“工”字疊加組成。主景觀平台懸空跨度25mm,平台面層採用高強多層疊合玻璃鋪面,玻璃厚度約6cm,平台距崖底高約150m,懸空玻璃觀景台懸挑長度為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僅次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國家公園懸空玻璃觀景廊橋。橋面設計寬度為3米,橋樑淨跨約20米古樹,景觀玻璃平台與古樹,古木石雕等相呼應,遊客行走其上,可高空俯瞰體驗劍門關景區的雄、奇、險、秀。

3、孔明立關像。過關往南,遊道右邊的這尊雕塑叫孔明立關。據《寰宇記》記載:“諸葛亮相蜀,鑿石駕空為飛樑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關。”《輿地廣記》也記載:“蜀漢丞相亮……以閣道三十里至險,復設尉守之。”根據史料記載,劍門關是蜀漢丞相諸葛亮而設立,諸葛亮設立了劍門關,架設了飛樑閣道,以後又多次經過劍門關,在出歧山伐魏時,也多次往來於劍門關,他上《出師表》後,“率諸軍北駐漢中”時,也經過了劍門關。

4、孔明立關像。孔明立關像南,有尊雕塑是蜀漢先主劉備。劉備在成都定都以後,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設立了劍閣縣,隸屬於劍門關,加強了對劍閣的防守,以劍閣為中心,將漢中到成都的一千多裏連成了一個整體,保證從成都至梓潼,穿劍閣過葭萌、白水,到陝西勉縣陽安關、漢中這條劍閣道的安全和暢通,為以後諸葛亮出祁山、姜伯約伐中原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據有關資料記載,劉備在稱帝之前,就四次往來於劍門關,加上《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敍述的劉備在進軍成都擊劉璋途中,又返回葭萌關看張飛和馬超廝殺,共往返六次之多。

5、姜維神像。在關樓西側的在關口的峭壁上,矗立着一塊巨型人頭,當地人稱為姜維神像,又稱為武士頭像。神像戴着頭盔,在神像的右下方,還蹲着一隻靈猴,靈猴面向雄關隘口,石像,傳説是五丁開山時留下來鎮守劍門雄關的神將,也有説是姜維死後的化身。傳説石猴是劍門山上的猴王。

6、平襄侯祠。在景區東南,有平襄侯祠,祠前廣場上,有姜維塑像,名叫姜維點將台。平襄侯祠又稱姜維祠、伯約廟、姜公祠、缽盂寺。姜維祠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分前後兩院,前院塑劉關張坐像,名武聖宮,後院正殿塑姜維坐像,名忠勤祠。看到的姜維祠是2009年在原址上重建的,重建的姜維祠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築風貌,包括姜維殿、孔明授書殿和姜維墓,屬於墓祠。

7、紅星廣場。紅星廣場是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1935年4月2日,紅四方面軍經過激戰,一舉攻克川北軍事要塞劍門關,紅軍血戰劍門關創下了戰爭史上的奇蹟,是紅四方面軍的著名戰例之一。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1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之一。2009年12月22日,紅星廣場落成,包括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將帥雕塑和石刻標語。廣場上的銅像分別為劍門關戰鬥的總指揮徐向前和副總指揮王樹聲。紀念館大門右側,展示的是劍門戰鬥大捷的藝術牆,藝術牆前面是紅四方面軍長征路線圖。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四壁為劍門七十二峯,地下為下沉式沙盤。整個紀念館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紅軍在劍閣發生的一些革命鬥爭和所留下的革命文物。第二部分是觀看紅軍攻克劍門關的戰鬥場景,該館採用國際上先進的玻璃屏幕背投和投影儀多屏融合技術,通過多媒體生動地模擬出紅軍浴血劍門關的歷史場景:1935年4月2日的劍門雄關,英勇的紅軍戰士前赴後繼,用鮮血和生命將鮮紅的軍旗插上了雄偉的劍門關。

8、劍門棧道。據説,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山勢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巖,架飛樑,搭棧道,助其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雖然古棧道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後來又重新建在山峯之上。

9、石筍峯。在劍門關絕壁中部,有一塊巨大的石頭,金雞獨立於懸崖峭壁邊,像一根剛出林的竹筍,當地人根據其自然長成的形狀稱其為竹筍峯,又名石筍峯。竹筍峯高數十丈,通體不長一草一木,在它的尖頂上,卻生長着一叢茂盛的灌木,因此竹筍峯又像一名怒髮衝冠的衞士日夜守護着劍門雄關。

標籤: 劍門關 景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prjy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