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孟子被稱為什麼 後人稱呼孟子什麼

孟子被稱為什麼 後人稱呼孟子什麼

孟子被稱為什麼 後人稱呼孟子什麼

1、孟子被後人尊稱為“亞聖”。

2、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後人杜撰),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3、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以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品德。人可以通過內省去保持和擴充它,否則將會喪失這些善的品質。因而他要求人們重視內省的作用。

4、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仁政就是對人民“省刑罰,薄税斂。”他從歷史經驗總結出“暴其民甚,則以身弒國亡,”又説三代得天下都因為仁,由於不仁而失天下。強調發展農業,體恤民眾,關注民生,他在《寡人之於國也》中説:“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他又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君主必須重視人民,“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過,臣下則諫之,如諫而不聽可以易其位。至於像桀、紂一樣的暴君,臣民可以起來誅滅之。他反對實行霸道,即用兼併戰爭去征服別的國家;而應該行仁政,爭取民心的歸附,以不戰而服,也即他所説的“仁者無敵”,實行王道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6、在價值觀方面,他強調捨身取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強調要以“禮義”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為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放棄禮義,“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標籤: 孟子 稱呼 後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p9mk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