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生活 >經驗 >

磁器口古鎮歷史沿革是什麼 磁器口古鎮歷史沿革是什麼

磁器口古鎮歷史沿革是什麼 磁器口古鎮歷史沿革是什麼

磁器口古鎮歷史沿革是什麼 磁器口古鎮歷史沿革是什麼

1、磁器口古鎮藴含豐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紅巖文化和民間文化,各具特色。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慶古城的縮影和象徵,被讚譽為“小重慶”。

2、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巖場,始於(998—1003年)宋真宗鹹平年間,因為這裏曾有一座白巖寺而得名。

3、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宮後削髮為僧。當他流落到巴渝一帶時,曾在白巖山上的寶輪寺隱匿長達四五年。世人知情後,就以皇帝真龍天子曾經隱居在此的事實而將寶輪寺改名為龍隱寺,白巖場也被改稱為龍隱鎮。

4、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成為龍隱鎮的主要產業。1918年,瓷器本地商紳集資在鎮中青草坡創建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遠銷蜀外。後來隨着工藝進步,瓷器品種增多,名氣也擴大了起來。龍隱鎮裏,瓷器業最發達時有70多家。

5、民國時期,重慶成為陪都,因為水運方便,龍隱鎮成為嘉陵江中上游各個州、縣和沿江支流的農副土特產的集散之地,城裏的一些大商販幹在磁器口開設分店收購貨物,輸出以棉紗、布匹、煤油、鹽糖、洋廣雜貨、日用百貨、五金顏料、土碗土紙和特產煙絲等為大宗。這些商人漸漸為龍隱鎮改口,叫成了瓷器口,緣由是這樣更貼切、順口。

6、後來因為“瓷”字與“磁”相通,又被叫成磁器口。磁器口的商貿集中在大碼頭和靠碼頭的金蓉正街,除大碼頭外,還有歷史悠久的4家絲廠,一家制呢廠,24兵工廠(現特鋼廠),25兵工廠(現嘉陵廠),都設有自己的貨運碼頭。碼頭上從早到晚,水陸兩路,商旅川流不息,裝卸搬運,絡繹不絕。

7、解放以後,磁器口繁華依舊,碼頭上從早到晚,過往商旅川流不息,被譽為”小重慶“。當年流傳一首民謠:“白日裏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來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着船向碼頭停靠。”“萬盞明燈”是指形容碼頭上商賈雲集,入夜後各自點亮油壺、電石燈、汽燈,經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閃爍。

8、1958年,碼頭移至漢渝路,磁器口過去水陸碼頭的集散地和中轉站的作用,逐漸消失。為了保存這片藴藏豐厚歷史和文化的遺蹟,政府採取培修和恢復明清建築風格進行開發,將磁器口古鎮建設成為了民俗文化街區景點。1997年,重慶新發行的一套《最後的回憶》地方磁卡,與解放碑、通遠門、臨江門並列的就是磁器口大碼頭。

9、傳説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孫允炆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髮為僧來重慶,隱避於寶輪寺,天王殿牆上有“龍隱禪院”四個大字。故將原“白巖鎮”改名為“龍隱鎮”。龍隱鎮方圓三十餘華里,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壩為界。

10、到20世紀初四川總督劉湘到磁器口,開辦了鍊鋼廠、機修廠,成為四川最早的鍊鋼基地。

11、在抗日戰爭時期省立教育學院在磁器口辦學時,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吳宓在這裏任教,除傳道授業、著書立説之外,偶爾也會到鎮中心的茶館去坐坐,一邊品茶,一邊與茶客擺擺“龍門陣”,瞭解民情與社會。

12、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在抗戰時期就曾就讀磁器口正街寶善宮內的嘉陵國小

13、磁器口鳳凰山作為國民政府教育部美術委員會駐地,聚集了徐悲鴻、傅抱石、王臨乙、張書族、豐子愷、宗白華等眾多的美術家及美學家。

14、《紅巖》小説中的“華子良”,更是家喻户曉,在磁器口留下了他革命活動的足跡。據老人們講,華子良經常到鎮上買菜,擔鹽巴,挑醬油,買完東西就走,老輩人都見過,而且與地下黨接頭的地點便在磁器口的一棟穿逗房子裏,只是説不清是那一棟了,這更增添了古鎮神祕色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shenghuo/jingyan/dd57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