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明星 >大陸星聞 >

劉翔跨欄圖片大全 盤點劉翔背後的故事

劉翔跨欄圖片大全 盤點劉翔背後的故事

這是一套固定的儀式,比賽一切都是未知,但至少眼前這些裝備是能完全控制的——現在多準備周全一點,明天的勝算就會增加一分。經歷了無數場比賽,劉翔還是會有緊張。

劉翔跨欄圖片大全 盤點劉翔背後的故事

4月7日,劉翔宣佈退役,他的新聞從體育版到要聞版,再到娛樂版,現在終於歸於平靜。如今,已經看不到腳踩釘鞋的劉翔站在起跑線上,但他也並未遠離田徑。在昨晚的“百米飛人大戰”直播中,劉翔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這一次,他坐在解説席位。離開聚光燈後,劉翔的故事,作為聽眾,大概終於可以平靜地傾聽了。
每場比賽的頭一夜,劉翔都要把自己的裝備整理一遍。

獨自在房間裏,他會提前找出比賽服,擰緊釘鞋上的每一根釘子,如果第二天預報有雨,那就再找出一雙鞋——做準備活動時穿一雙,正式比賽時換另一雙;參賽證、號碼布都找好,所有物品擺在一起,仔仔細細地檢查一遍,保證什麼都沒落下。

躺在牀上,劉翔要在腦海裏過一遍電影:第二天熱身動作要做哪些,這次的競爭對手都是誰,哪個對自己最有威脅,針對他,自己得準備什麼樣的戰術應對。
這是一套固定的儀式,比賽一切都是未知,但至少眼前這些裝備是能完全控制的——現在多準備周全一點,明天的勝算就會增加一分。經歷了無數場比賽,劉翔還是會有緊張,不過他一直自豪於可以控制好緊張的程度——少年時他就發現了自己這個優點,他總能踏踏實實睡好一覺,第二天在賽道上輕鬆自在,對着大家擠眉弄眼地做個鬼臉,不管是滂沱暴雨,還是大風低温,他都能發揮出訓練時的最劉翔當然也栽過跟頭,那是2006年的國際田徑世界盃,因為剛剛在前一週的國際田聯黃金聯賽總決賽上跑到了12.93秒,以0.07秒的優勢贏了老對手阿蘭·約翰遜,春風得意的劉翔早早就進入了狀態。田徑世界盃賽場在雅典,正是劉翔一戰成名的那塊場地,明明出國前還跟記者嘻嘻哈哈説“隨便混混”,站在跑道上,劉翔突然意識到:“我對贏的渴望程度超過心理預期了。”

2006年7月12洛桑田徑大獎賽上,劉翔以12秒88打破世界紀錄。2006年7月12洛桑田徑大獎賽上,劉翔以12秒88打破世界紀錄。

這是一套固定的儀式,比賽一切都是未知,但至少眼前這些裝備是能完全控制的——現在多準備周全一點,明天的勝算就會增加一分。經歷了無數場比賽,劉翔還是會有緊張。

劉翔感到莫名的緊張,腦子裏一直都蜂擁過來無數的聲音:起跑怎麼跑?過欄要怎麼過?等到衝刺的時候又會怎麼樣?一連串的動作都在腦子裏反覆地過,等到發令槍響時,劉翔沒有回過神來,邊上一道風已經“嗖”地竄出去了。再往前追,已經晚了。12.96秒和13.03秒,還是0.07秒的差異,約翰遜和劉翔這一次的冠亞軍倒過來了。
自從那次之後,劉翔很少再犯同樣的錯誤,專業運動員很多動作都是自動、連貫的,因為在平時訓練中已經確認了無數次了。最好的狀態就是什麼都不要想,等到最後發槍的時候,以最快的爆發力衝出去就行了。
可是這一次,混亂重新出現了。滿腦子都是各種混亂的結局,賽場上的結果、大家的反應和賽場之外必將出現的聲音攪合在一起,讓劉翔沒辦法鎮定下來。
這是2012年,倫敦時間8月7日凌晨,劉翔失眠了整整一夜。這一次他也太想贏了,但目標不是奪冠,他知道自己拿不到冠軍了。
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時,大家對劉翔的目標也不是奪冠。
在2004年之前,中國觀眾對110米欄都還很陌生,練這個項目的孩子也不多,三步一上欄等技巧是一個天然的技術門檻,不是每個基層學校都能做這種訓練。
站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最高領獎台上的劉翔。站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最高領獎台上的劉翔。

劉翔小時候是從跳高跳遠練起的,輔助練習100米短跑。有趣的是,在跳高運動員中,劉翔的助跑速度一直是最快的,到了跳遠和跑100米時,劉翔又是節奏感佔優勢。15歲的訓練課上,孫海平第一次發現劉翔時,面前的男孩已經長到了1.83米,正是柔韌性強的年齡,大腳趾長、足弓深、跟腱長、爆發力強……各個教練都總結過劉翔的身材優勢,劉翔解釋這只是因為老師們喜歡他:“其實我自己知道,像我這樣的身體條件,在國內還是有很多的,甚至比我還要好的也有。”孫海平介紹,劉翔跨欄反而是吃虧的,因為劉翔的腰太長了,導致整個人重心太低。

這是一套固定的儀式,比賽一切都是未知,但至少眼前這些裝備是能完全控制的——現在多準備周全一點,明天的勝算就會增加一分。經歷了無數場比賽,劉翔還是會有緊張。

“阿蘭·約翰遜身高1.78米,劉翔是1.89米,兩個人站一起從頭上看,劉翔高了9釐米。但你看胯,約翰遜跟劉翔差不多,可能還比劉翔好一點。”孫海平對着空氣比畫出連續的拋物線,“跨欄高度是1.07米,你重心低了,過欄時整個拋物線幅度就大。人離地的一瞬間速度最快,但是一離地,整個就是個減速過程——拋物線越大,最後落地的速度就慢。從技術上來講,劉翔跨欄的效率就比別人低。”“但是好在什麼地方?劉翔的悟性和靈活性特別好。”
多年的對手——阿蘭·約翰遜多年的對手——阿蘭·約翰遜
跨欄是一個技巧性的比賽。純拼體能,亞洲人很難獲勝,孫海平舉例,像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這樣考驗神經靈活性、小巧的技術型項目,亞洲選手往往要比歐美選手完成度高。“如果我們單獨跟歐美選手比100米跑,比速度,肯定是要輸給他們的。但是110米上放10個欄架,劉翔就能贏他們。”
在70年代,跨欄的訓練方法與今日截然不同。跨欄要求絕對的精確,運動員在跨欄時,如果大腿根部與欄架出現很大空隙,會在垂直方向上損失許多速度,如果能貼着欄架擦過去,就是技術高超的表現。當年在北京體育大學有一位徐姓教授,總是在欄架上放一枚硬幣,每天就是練習怎麼擺腿把硬幣踹掉,但同時又不碰到欄。
這樣的練習,現在看來簡直是種武林絕學,單純練習精度,其實意義並不大。在孫海平的時代,教練會把運動員看成上肢、軀幹、下肢的組合,每個部分都有各自的動作規範。“這樣,在大腦神經系統裏會形成很多點,想要連貫起來難度特別大。”孫海平現在是把人設想成一個點,作為一個球來運動。“只要一用力,一推動,整個人就走了。”
70年代的中國,國家競技體育最強調的是“三從一大”: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最主要的宗旨往往被落到了最後一句。孫海平當運動員時,一週要練25節課,一天4次,從早上6點,一直練到晚上21點。結果孫海平成績越練越差,到最後渾身都是傷,等到週日大家都回家休息,他還給自己再加一節小灶,上第25節。“練到最後,身體全面垮了。”

標籤: 劉翔 跨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mingxing/dalu/gev9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