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電影 >歐美片場 >

《盜夢空間》五層夢境六種現實 術語全解析(圖)

《盜夢空間》五層夢境六種現實 術語全解析(圖)

當《盜夢空間》電影結束,演職員表出現,音樂響起的時候,很多觀眾沒有像平常那樣馬上起身離開,而是耐心地等待着。這個名字來源於諾蘭早期影片《追隨》中的角色,這個中世紀英語人名的含義是lump,有數學上“歸併”的意思。

《盜夢空間》五層夢境六種現實 術語全解析(圖)

撰文/電子騎士 許涯男 鞏曉莉 編輯/許涯男

當《盜夢空間》電影結束,演職員表出現,音樂響起的時候,很多觀眾沒有像平常那樣馬上起身離開,而是耐心地等待着。他們期望在最後能看到點什麼,好解釋清楚結尾的陀螺到底停下來沒有,整個故事到底是個美夢還是噩夢。很多人還會在回去的路上和同伴展開爭論,分析影片中的種種問題和細節。這大概就是諾蘭導演的電影的魅力吧。到底圖騰是怎麼回事?影片涉及了幾層夢境?哪些細節暗示了結尾的***?脱離夢境為什麼需要如此麻煩的手段?在最下面一層的夢境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我們在這裏為您做一次徹底的謎團解析。

《盜夢空間》

五層夢境 六種現實

沒錯,夢裏套夢這個點子不是《盜夢空間》第一個提出來的,《紅辣椒》《全面回憶》等影片都涉及到了夢中夢的概念,但諾蘭卻是把這個概念展現到了最極致的導演。整部影片可以看做是構造了5層夢境,每層都有其獨特的物理規律和心理時間。加上電影觀眾的參與,可以説《盜夢空間》展現了6種基於意識的時空。

萊昂納多

萊昂納多近年來演出的角色大都苦大仇深、焦慮抑鬱,《盜夢空間》中的柯布一角幾乎就是《禁閉島》中的殺妻精神病人的重現。

第一種現實:電影中的現實

下一層入夢地點:從悉尼到洛杉磯的飛機上。

這是電影的故事和邏輯基準層。在這個層面上,主人公柯布無法回到美國和孩子見面,於是不得不為齊藤工作,率領團隊以富二代羅伯特·費希爾為目標,展開“植入想法”的行動。當然也有人質疑這一層,認為整個電影可以看做是柯布的一個夢,沒準就是他的團隊為了讓他擺脱妻子梅爾的陰影而製造的。這種説法雖然有趣,但缺乏足夠的事實和細節支持,何況這一層是整個5層夢境的基礎,如此過度闡釋會讓影片失去根基,這是導演諾蘭不願看到的。

第二種現實,第一層夢境:下着大雨的優素福之夢

下一層入夢地點:優素福駕駛的車上。

這是柯布展開行動的第一層夢境,夢的主人是藥劑師優素福——你會看到,剛進入夢境時,同伴們向他打趣:“開始做夢前也不上個廁所”“他就是一看見免費香檳就忍不住”。在這層夢境中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那輛憑空開來的火車來自於男主角柯布的潛意識,因為他無法控制它。凡是盜夢者都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潛意識,這一點在柯布帶建築學院的學生小蘿莉阿里阿德涅進入她的夢境時已經展示過了。一個訓練有素的盜夢者在把自己的頭腦當做盜夢空間使用時,他會控制自己夢境中的防禦者,不對進入夢境的人進行本能的攻擊,以便順利完成盜夢使命。但是由於柯布對亡妻梅爾念念不忘,加之他曾經很多年深入最下層的“混沌邊緣”(Limbo),使他經常無法控制自己夢境中的防禦者,梅爾就成了一個夢境破壞者——這其實是柯布潛意識想留在夢境和梅爾相伴的表現。

第三種現實,第二層夢境:以酒店為背景的亞瑟之夢

下一層入夢地點:528房間。

在這一層夢境中,柯布非常巧妙地告訴了目標人物費希爾他就在夢中,並利用這一點讓他放下戒備,隨自己進入下一層夢境。這一層的目的就是減輕費希爾的警惕,為下一層中給他植入思想做準備。由於在上一層的優素福之夢中,武裝的防禦者始終緊追不放,這個亞瑟之夢變得很不穩定,不但氣候突變,而且重力也隨着上層做夢者姿勢的變化而變化——這裏有一個無法解釋的硬傷,即為什麼只有這一層夢境中的重力會產生變化。我們看到,當亞瑟擺弄着失去重力的同伴們時,下一層的人卻絲毫不受影響,哪怕是爆炸的電梯裏重新產生了重力的時候。

當《盜夢空間》電影結束,演職員表出現,音樂響起的時候,很多觀眾沒有像平常那樣馬上起身離開,而是耐心地等待着。這個名字來源於諾蘭早期影片《追隨》中的角色,這個中世紀英語人名的含義是lump,有數學上“歸併”的意思。

第四種現實,第三層夢境:雪山中的醫院,伊姆斯之夢。

下一層入夢地點:醫院地板上。

這是柯布團隊設計的最終夢境,並把它偽裝成了費希爾的教父彼得·布朗寧之夢。費希爾之所以最後會接受了植入的思想,主要是因為在這個夢中他見到了臨死前的父親,並發現他本來要説的不是“對他很失望”,而是經過伊姆斯修改偽裝過的“我很失望你想成為另一個我”。再加上同樣是添加進來的紙風車道具——這顯然是老費希爾送給他的童年玩具,代表着父親對他的愛和期待。被觸動了靈魂最深處的費希爾最終把植入的思想和自己希望父親認同的內心動機結合了起來,完成了這次Inception。但是由於梅爾的破壞以及齊藤在這一層夢境的死亡,柯布不得不再次進入最深的夢境:“混沌邊緣”(Limbo)。

《盜夢空間》海報

第五種現實,第四層夢境:懸崖岸邊的城市,柯布與梅爾建成的混沌邊緣。

事實上這一層不算嚴格的夢境,只是柯布的潛意識而已。我們會發現諾蘭的設計與已知的夢境概念很不一樣:一般人都認為夢境是非理性的,混亂無序的,超現實的,就好像《入侵腦細胞》裏的畫面一樣。但在諾蘭的設定中,夢境都是理性、明確、條理、現實的,而種種非現實的混亂的東西都隱藏在潛意識層或者叫閾下意識層(subliminal consciousness)。這一層的意識往往藴含着原始的本能和衝動,雖然不能被自我識別出來,卻佔據了意識的絕大部分。在第三層夢境中,梅爾殺死了費希爾,本來已經導致了任務失敗,但阿里阿德涅忽然明白了,如同柯布當初的考試給她的提示一樣,夢境其實是一種非歐幾何結構,而不是“現實”中的歐式幾何結構。換句話説,《盜夢空間》中的夢境其實是一個封閉的圓形,而潛意識世界,也就是所謂的“混沌邊緣”能夠和所有層的夢境同時接觸!齊藤死後進入了混沌邊緣,第三層夢境中費希爾死後也會進入混沌邊緣。所不同的是,費希爾當時還沒有完全死去,只是在垂死狀態。於是阿里阿德涅想到可以進入混沌邊緣,找到費希爾,然後通過伊姆斯在第三層夢境中電擊費希爾的方法讓他暫時復甦(這就相當於“踢醒”kick),然後在混沌邊緣中殺死費希爾就能讓他回到第三層,進入最後的救贖房間……緊接着,幾層夢境同時開始踢醒階段,通過這種協同踢醒(Synchronize a kick)讓眾人穿越三層夢境醒來(阿里阿德涅、柯布、齊藤則要從四層夢境中醒來)。

當然還有一種説法是柯布、阿里阿德涅先進入了第四層夢境,阿里阿德涅以“墜落kick”的方式與費希爾返回第三層夢境。柯布則被梅爾殺死,進入混沌邊緣,在這裏找到齊藤,兩人自殺,返回現實——從悉尼到洛杉磯的飛機上。其實拆解出N層或N+1層夢境對片子無傷大雅,諾蘭就是想用這種智力把戲將觀眾玩轉,進而對他五體投地。

第六種現實,第五層夢境:觀眾之夢?諾蘭之夢?

聽到結尾放演員表時響起的歌聲了嗎?那就是影片提醒夢中人準備醒來的音樂,法國女歌手埃迪特·皮亞芙(Edith Piaf)的《不,我無怨無悔》(Non, Je Ne Regrette Rien)。這歌聲一起,顯然是暗示你其實也在一個夢裏,就不知道該説成是觀眾之夢呢,還是我們一起進入了諾蘭的夢境。不過我認為這一層意思其實只是個噱頭,令觀眾和電影作者諾蘭的關係更加緊密且曖昧而已。

片中最讓人震驚的場景之一:高樓和路面摺疊掀起,鋪天蓋地

夢之術語全解析

雖然諾蘭把故事講得很清楚,但影片中還是有很多關鍵詞語會影響觀眾的理解,而另一些則隱含深意,匆匆放過會大大減低你的觀影樂趣,也會令你對影片的思考勞而無功。

盜取想法

即進入他人的夢境(或者把他置入你設計的夢境)得到他的思想和祕密。

混沌邊緣

Limbo本是基督教詞彙。在《神曲》中Limbo位於地獄的最外圍,荷馬、蘇格拉底等古聖先賢都在裏面,和地獄中人一樣永遠沒有升入天堂的希望。比那些因為犯了錯而在煉獄中受折磨的靈魂還慘,那些靈魂最終還是可以昇天的。這裏是潛意識的世界,時間是無始無終的永恆。一般人在這裏只有思緒碎片,無法形成真正夢境,所以齊藤在混沌邊緣的形象及周邊環境就是影片開始時柯佈設計的夢境,位於一座日式城堡中。打破這個特殊夢境回到現實的辦法就是自殺或被殺。喪失記憶的齊藤以及主動放棄現實的梅爾都不記得這方法了。只有柯布,因為他是混沌邊緣的創始者,同時他得到了梅爾創造的陀螺,能夠保持某種程度的清醒。即使這樣,也是齊藤無意的一句話才點醒了柯布,讓他記起了來此的目的。

當《盜夢空間》電影結束,演職員表出現,音樂響起的時候,很多觀眾沒有像平常那樣馬上起身離開,而是耐心地等待着。這個名字來源於諾蘭早期影片《追隨》中的角色,這個中世紀英語人名的含義是lump,有數學上“歸併”的意思。

圖騰

為了讓盜夢者自己不落入別人設計的夢境並保有分辨現實與夢境的能力,他就需要一個圖騰。這個圖騰必須親手製作,而且不能讓別人接觸,否則別人就會發現你圖騰裏的小把戲,從而可以操控玩弄你的思想。圖騰得是一件別人不太注意的小東西,便於隨身攜帶。它在現實和夢境裏呈現出的物理狀態完全不同。舉例來説,亞瑟的骰子是灌鉛的,在夢境中它像正常骰子那樣可以投出任何點來。但在現實中,每次擲骰子都只可能是亞瑟知道的那面朝上。這樣就能把夢境和現實區分開。阿里阿德涅的國際象棋棋子也是如此,她掏空了棋子內部,讓棋子重心不在中央,於是棋子在現實世界中倒下時不會像普通棋子那樣滾動,而是始終穩定地倒向一邊。但這樣説柯布的圖騰陀螺就顯得比較奇怪了——從前面兩個例子能看出,圖騰的特性是在現實世界中呈現出不尋常的效果,而在夢境中則是正常的。柯布的陀螺則恰恰相反,它在夢境中會一直旋轉,而在現實世界中則會停下來。筆者個人傾向認為,柯布的圖騰是諾蘭最初設計的道具,他希望呈現出神祕而且富於戲劇性的效果(看看現在對結尾的瘋狂討論就知道了),因此有些違背影片中圖騰的寫實概念。

植入想法

把某種想法放入他人的頭腦,使它看起來就像是那人自己想出來的。

踢醒

由於是通過藥物作用進入夢境,不到藥力失效是無法出夢的。盜夢者會設計一種踢醒,來模擬現實中意外摔落醒來的情況。如果是夢中夢,那麼就需要幾層夢中上下協同,共同踢醒,否則就會錯過(miss the kick)。進入夢中夢後,每一層都要留一個人,保持在本層清醒,來和上下層協同踢醒,這也是為什麼柯布最開始設想最少需要四個人(柯布、優素福、伊姆斯、亞瑟)進入夢境的原因。

結婚戒指

在影片中,柯布的結婚戒指是非常重要的道具。如果你留心一下,會發現以下規律:每個陀螺不停旋轉的場景中柯布都是戴着婚戒的,而所有陀螺最終停下的場景中他都是沒有戴婚戒的!事實上,柯布的婚戒在影片中成了分辨是現實場景還是夢境的最重要道具。當他戴着婚戒時,他就是在夢境中;當他沒有戴婚戒時,那就是在現實裏。在柯佈設計的三層夢境中,他都戴着婚戒出現,而在飛機上,有非常明確的畫面告訴我們他手上沒有戴戒指。在關鍵的結尾部分,我們看到柯布在去混沌邊緣找齊藤時是戴着戒指的,到航站樓時則沒有,然後見到岳父,回家,旋轉圖騰……始終都沒有戴戒指的痕跡。這從另一個角度説明,結尾柯布應該是在現實之中。

結尾

到底陀螺停下沒有?結尾是夢是真?以下一些細節不知你注意到了沒有:一、影片最後孩子們露臉了,而在前面的夢境中他們始終沒有露臉;二、結尾處兩個孩子明顯比前面夢境中大了些;三、陀螺已經開始不穩定地搖晃;四、柯布説過,你會想不起一個夢是如何開始的,而結尾我們能看到幾乎所有過程——在機場取行李,過關,見到岳父,回家,僅僅切換省略了回家路上的情況。因此,筆者認為諾蘭其實傾向於大團圓式的結尾。“整部電影都是一場夢”雖然聽起來很酷,但其實是毀了導演前面所有的設計。如同國外網友所説,結尾之所以設計成開放式的,主要是為了在觀眾心中種下一顆懷疑的種子,徹底完成諾蘭Inception的概念。

女主角Ellen Page

其他象徵

諾蘭在影片中大量涉及了建築學、數學、心理學、神話宗教等概念,其內容之龐雜使筆者無法一一指認出來,這裏只列舉幾個,也希望讓它們成為刺激你思考的一種Inception!

這個名字來源於諾蘭早期影片《追隨》中的角色,這個中世紀英語人名的含義是lump,有數學上“歸併”的意思。

與亞瑟王同名。

阿里阿德涅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她是國王Minos的女兒,也是和特修斯相愛的女神,曾給了情人一個線團,幫助他走出迷宮。

在法語中(注意諾蘭特意選擇了法國演員瑪麗昂·歌迪亞來飾演這個角色)這個詞是“疾病”和“不適”的意思。可以引申為某種壞的東西。

影片中費希爾脱口而出的一串數字,柯布利用它設計了第二層的房間號。至於這串數字是不是像《迷失》中的4、8、15、16……那樣有什麼古怪的説道,則還沒有發現。

很多人看過亞瑟設計的那個循環樓梯,都會想到莫比烏斯環。但這是不正確的。莫比烏斯環的關鍵意義在於其拓撲結構,也就是空間摺疊。影片中的樓梯其實來源於荷蘭著名圖形藝術家、錯覺大師埃舍爾(M.C. Escher)。尤其是名為《上升與下降》(Ascending and Descending)和《無限樓梯》(The Infinite Staircase)的兩幅埃舍爾畫作非常著名,常以驚人的意象探索視覺錯覺、建築、數學和哲學等問題。埃舍爾曾説:“在我的作品裏,我想證明,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秩序井然的世界裏,而不是一個漫無標準的混亂世界,雖然它有時候看來如此。”從諾蘭對夢境的理解來看,顯然他遵循埃舍爾的思路去拍攝電影。

其實,哪怕你對上面這些所謂的專業知識和密碼全無概念,《盜夢空間》一樣可以看得很刺激。這部堪稱頭腦體操的優質大片令觀眾置身夢境、high足兩個小時,只要儘量別過度闡釋就好。毫無疑問,《盜夢空間》與如今通行的大片完全不同,有人甚至把它和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相提並論。不是説《盜夢空間》已經達到了這般高度(事實上諾蘭為了觀賞性和通俗性做了很多妥協),而是説兩人都有種以電影為思想實驗的態度。《盜夢空間》是否神作其實並不重要,它帶來的“電影可以這樣拍”“電影可以講這樣的故事”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同時《盜夢空間》也告訴我們,永遠不要低估觀眾的理解能力。只要認真去拍的電影,永遠有人想看,有人會懂。

當《盜夢空間》電影結束,演職員表出現,音樂響起的時候,很多觀眾沒有像平常那樣馬上起身離開,而是耐心地等待着。這個名字來源於諾蘭早期影片《追隨》中的角色,這個中世紀英語人名的含義是lump,有數學上“歸併”的意思。

關於《盜夢空間》的爭議之聲

力挺派

偉大!NB!震撼!但願長睡不願醒!

徐崢(著名演員)

昨晚“盜夢”,兩小時頭腦風暴,把我給整“醒了”!你怎麼知道自己不是在夢裏呢?在真實的世界裏你的“圖騰”在哪裏?找到了算不算“覺悟者”?飛轉的陀螺是一個隱喻:情緒、行為有多少時刻是和認知同步的?“活在當下”是鑰匙嗎?為什麼東方文化的精華讓西方人給演繹了?

笛安(80後著名作家)

只為了這兩句台詞,我給《盜夢空間》打95分。第一句,天才女孩困惑於造夢師的身份,但是她還是回來了,她説:“我喜歡絕對的創造。”第二句,男主角的妻子問:“你知道什麼才是真實的嗎?”他説:“罪惡感。”——我真的心有慼慼。這個電影表達了一個講故事的人對“虛構”這種東西最崇高的敬意。虛構是偉大的,虛構裏面的真實也是偉大的。一個電影攪得我深更半夜不想睡覺,一種想要完成什麼的衝動又在遙遠的地方召喚我。人生如夢,陀螺依舊轉動,最感動的場景其實是結尾處大家在機場取行李的地方——所有的驚心動魄都恍若隔世。

羅永浩(著名講師、作家)

《盜夢空間》是我這些年看過的最NB的商業片,從編劇的角度講,只有《少數派報告》的劇情給過我同樣的智力上的震撼(相比之下,《黑客帝國》真的很土,雖然《黑客帝國》構建的世界觀也很有意思)。創作《盜夢空間》所需要的想象力讓我想到的全都是“瑰麗”這樣的詞(只恨我的詞彙太貧乏了)。

黃斌(製片人)

偉大的《盜夢空間》,除了NB説不出任何一個詞。深刻而直擊人心,優雅而通俗刺激。從形式到思想都堪稱完美,讓你有第一次看電影的新鮮感,每一分鐘都在期待這夢別結束。我已經“迷失”。

《盜夢空間》劇照

扮演亞瑟的小夥子現在可是全球老少女性的最新“夢情兒”

柯布的亡妻梅爾由法國女演員、奧斯卡影后瑪麗昂·歌迪亞扮演

關雅荻(製片人、影評人)

對於這部電影我説不出什麼缺點,人家已經把片子拍成這樣了,還有什麼好説的?在這個電影裏,每一句台詞都很重要,雖然已經看了四遍,但很多東西我還沒有完全領會到。對我來説它超越任何一個類型,把驚悚、懸疑、愛情、科幻都融合在了一起,這種電影也只有在電影工業很發達的國家才能產生,對於這種電影我們應該抱學習的心態。我不會説《阿凡達》有高智商感,相比較而言,《盜夢》更加內斂,大部分發生在腦子裏的夢是智慧而精巧的,對我來説是滿分。

嚴鋒(作家)

《盜夢空間》的哲學其實很簡單,就是莊生夢蝶。科學……這個真沒有。但是敍事非常流暢,節奏感好極了,畫面構圖都大讚,隱隱還有一絲獨立電影的韻味。關鍵是娛樂性夠強,一點都不悶,入戲很容易,當打鬥片看都很好。你要是愛思考,它也能讓你一直琢磨下去。電影拍到這份上,算是演繹了雅俗共賞的真意了。

當《盜夢空間》電影結束,演職員表出現,音樂響起的時候,很多觀眾沒有像平常那樣馬上起身離開,而是耐心地等待着。這個名字來源於諾蘭早期影片《追隨》中的角色,這個中世紀英語人名的含義是lump,有數學上“歸併”的意思。

質疑派

神作?!不至於吧!

高羣書(著名導演,代表作包括《征服》《風聲》等,新作《西風烈》即將上映)

我看不懂,也不喜歡。我覺得這部片子看起來太費勁,我喜歡那種簡單的,能看見人性的電影。它的優點在於是一個敍事的實驗性影片,它更像是一個遊戲。但對我這種更喜歡看“人”的人,總感覺不是很過癮。當然,關於人性方面的東西這裏邊也有,但只是一個機械化的構置。總的來説,這部影片是一部探索式製作,它不是一個正常的作品。如果有人能看懂,覺得好看,那就夠了,無所謂形式。

尹麗川(著名導演,前詩人、作家,電影作品包括《公園》《牛郎織女》)

我覺得沒那麼神,但這也要看跟誰比,還沒有看的時候想象它的高度是《黑客帝國》那種方向,但看完之後感覺,《黑客》裏有完整的世界觀,即使是《黑暗騎士》中也有深沉人性的東西,這兩點《盜夢空間》中我沒看到。即便如此它也很好看,因為它聰明、有創意,是奇作,而非神品,看完之後不是特別滿足,但仍值得去影院看兩遍。總的來説,優點是有創意、智商很高,有令人動容的想象力,雖然片長兩個多小時,但大家都不覺得長,節奏感也很好。缺點就是這個東西有點虛,整個主題未免小題大做,又沒有壞人。迪卡很有氣場,但總和亡妻嘮叨的那條線過於文青了。關於人性的那條線太弱,與技術世界沒有完全匹配。

顧小白(編劇、影評人)

次經典,偽神作。比《黑客帝國》差遠了,無論深度還是好看度。也就是更温情更商業的《禁閉島》,但比老馬囉嗦多了,過於自嗨於並不新鮮的創意和結構了,作者也自囿於夢裏幾乎出不來。視覺上也就八九十分。很難寫很難拍的電影,但不等於偉大,只算又有腦又好看的大片,已算經年一遇。繼續期待諾蘭兄弟。

連嶽(著名作家)

我覺得很是一般。建議沒看的人調低期待。這樣的評價導致我在推特上收到一條“你比較愚鈍而已”,網易上有一人認為公眾人物不該這麼説,騰訊上有一人認為我沒文化,新浪上有一人認為我在跟影評嘔氣……多數人知道個人感受沒必要向別人看齊。

陸川(著名導演)

編劇一流。雖然不是里程碑式的電影,但這片值得推薦。屬於好萊塢量產影片中的優質電影,和《福爾摩斯》《拆彈部隊》屬一檔。

周黎明(著名影評人,好萊塢電影專家)

我的評價是值得一看,但不是什麼里程碑式的東西。優點就是故事的編排還行,缺點是片中的人物讓人很難投入感情,觀影時很難做到把自己的感情糅進去。這更像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智力遊戲,解開了的人有快感,解不開的人就會很納悶。但諾蘭早期的《記憶碎片》就是玩智力遊戲玩得很好的片,相比較而言《盜夢》稍微遜色,但製作規模更大。這部影片絕對不是失敗之作,它只是講了一個很引人入勝的故事,但算不上經典的劃時代作品,並沒有超越《黑客帝國》的高度。

黃小邪(影評人)

很多西方影評人稱《盜夢空間》導演諾蘭為其英國前輩希區柯克、庫布裏克的接班人,好似不大恰切。除卻世界電影環境、風格、技術都與數10年前不同等因素,諾蘭並不具備前兩位的很多優點。人稱諾蘭缺乏想象力和感性。他的視覺想象力確實很驚人,也迷戀敍事結構和順序,稱作數字遊戲時代的斯皮爾伯格似更確切。

説説看——這是第幾層?

關於《盜夢空間》的若干趣話

《盜夢空間》引進國內號稱一刀未剪,主要原因是實在不知道從哪裏剪起。對此,我深信不疑。

某位著名影評人在微博()上説,《盜夢空間》影片出完字幕後,會響起陀螺倒下的音效。很多人信了,於是不少觀眾在全片放完出字幕時依然不肯離場,就為了聽一下“終極音效”。結果沒人聽到。導演諾蘭如果聽説這事兒,應該感覺很欣慰,能讓觀眾如此糾結的電影結尾,一年也出不了一個。

今晚去看《盜夢空間》……在全場肅靜的環境下,突然發出一陣集體的笑聲……但並非是劇情的需要,而是有一位仁兄突然發出一陣猛大的鼻鼾聲,聲音之大幾乎能覆蓋電影的原聲發音,引發一場爆笑……當然也包括我…… ha ha ha……

《盜夢空間》為大夥解開了一個謎——為什麼禹晉永博士那麼熱愛西太平洋大學?原來是有盜夢師曾給他植入了一個IDEA。

國外朋友解讀《盜夢空間》:短時間內吸食大量K粉並導致昏厥的人,會進入一個類似的幻覺:一個擁有奇異建築羣的異次元空間,這個空間重力略低於地球,時間停止,或者流動極其緩慢,幻覺異常清晰,甚至能感受到空氣的温度與濕度。這空間被稱為:King洞。在《盜夢空間》中,這個空間為稱之為:Limbo。

《泰坦尼克號》裏萊昂納多對露西説:If you jump,I jump!《盜夢空間》裏萊昂納多對梅爾説:If you jump,I will not jump with you!你看,男人成熟後,就不會再相信愛情這回事了。

《盜夢空間》的想象並非無依據。剛讀到記者曹玲採訪幾位美國神經學、心理學科學家所寫的文章,稱現在醫院裏常見的核磁共振掃描儀,其實已經在扮演“盜夢機”的角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已經持續了15年將掃描數據轉為圖像的實驗,稱該實驗為“讀心術”,已有初步成果。

看《盜夢空間,》某人聽小道消息説最後一定要堅持看完字幕,之後會有真正結局。於是端坐不動,忍耐數分鐘之久,看四周寥寥數人,估計都是懷着同樣期待。可是一直到清掃人員把我們趕走也什麼都沒看到。大家大呼上當。後來和孫甘露老師談及此事,甘露微笑道,真實結局確在字幕後,不過不是畫面,而是……

諾蘭表示沒有聽説過今敏,也沒有看過他的作品,目前還沒有機會和他見面,但很多人都和他提到今敏,所以現在對今敏和他的作品很感興趣。

《盜夢空間》後遺症,挑戰腦神經片單:《移魂都市》《異次元駭客》《恐怖遊輪》《搏擊會》《十二宮》《禁閉島》《七宗罪》《生死停留》《死亡幻覺》《非常嫌疑犯》《八面埋伏》《致命ID》《時空線索》《暖暖內含光》《2001太空漫遊》《去年在馬里昂巴德》《鼴鼠》《死亡密碼》《妙想天開》《銀翼殺手》《穆荷蘭道》《蝴蝶效應》《記憶碎片》《全面回憶》《兩杆老煙槍》……

我一直覺得彩蛋有兩個:1,旅館房間是491,但是字幕偏偏打成419!2,第三層夢裏那個CS碉堡式的東西牆上寫着CCTV?我沒看走眼吧?

CCTV的意思是閉路電視,一般是指監控系統,《碟中諜3》等片都有提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dianying/oumei/ngrq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