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電視 >內地劇 >

紀錄片《超級工程》引關注 只記錄不批判

紀錄片《超級工程》引關注 只記錄不批判

繼《舌尖上的中國》後,央視又推出了一部重磅紀錄片。對此,總導演李炳接受本報專訪時稱,這部片子只是在重要的節點幫助大家見證這些超級工程,講述工程的故事。A:《超級工程》和《舌尖》是不同的類型,《舌尖》是用一種鄉情的方式表現當下的生活方式,我們則選擇關注工程和工程背後的人。

紀錄片《超級工程》引關注 只記錄不批判

《超級工程》海報

繼《舌尖上的中國》後,央視又推出了一部重磅紀錄片。9月24日晚10:40,《超級工程》在央視一套的“魅力·紀錄”欄目首播。

記錄“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地鐵網絡”、“海上巨型風機”和“超級LNG船”五大工程的該片,在2012春季戛納電視節上,獲得了比“舌尖”更多的關注。老饕陳曉卿也認為記錄工程項目的《超級工程》“很牛很牛”。

在温州動車事故、哈爾濱塌橋等諸多工程事故之後,《超級工程》勢必將與這些現狀聯繫在一起。對此,總導演李炳接受本報專訪時稱,這部片子只是在重要的節點幫助大家見證這些超級工程,講述工程的故事。本報記者龔義羣 長沙報道

觀眾反應 驚歎之餘,呼籲安全工程

在播出前,《超級工程》已有不少宣傳信息,《港珠澳大橋》和《上海中心大廈》兩集播出後,引發微博一片讚歎之聲。不少網友表示此片讓“理工科完勝”,“工程太難太複雜了,小白領需要好好補課”。不過另一種聲音的出現頻率也不低——今年工程事故頻發,哈爾濱塌橋事故、屢屢發生的電梯安全事故已產生了不少難掩的怨言和質疑。以工程為敍事對象的《超級工程》,勢必將與這些現狀聯繫在一起。如網友“你説的不錯我有同感”説,“工程不過剛剛開始就拿出來吹捧,後面困難還有很多,是否能順利完成還真讓人捏把汗啊,到底是誰,有多需要預支這些題材呢?”還有不少網友則在呼籲工程安全,如“小七球”説,“需要mega project(超級工程),但更需要safe project(安全工程)。”

導演解讀《超級工程》總導演李炳

[談選材] 不迴避負面,記錄在建工程

Q:什麼時候開始策劃《超級工程》?

A:2011年4月26號正式確立這個項目的。當時央視希望能拍攝一個現實題材的紀錄片,既要讓國內觀眾喜歡,國外觀眾也會喜歡看。在多個題材裏,我們最後選擇了做一個工程類的紀錄片。

Q:為什麼會選擇做五個建築項目?

A:我定了一些標準,要先做一批大的,規模要達到標準。同時,必須是不同領域的項目,這些項目在其本身的領域裏,科技含量和水準要國際領先,而且要關係民生、關係未來,關係到那個領域未來發展的方向。還有一點,項目必須是非常鮮活,帶着熱乎勁的,觀眾看到的就是身邊發生的。當你看完這個紀錄片,到了陸家嘴看到上海中心大廈有工人在施工,會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已做了些什麼。我想,這就是現實題材的力量。

Q:在工程安全事故頻發的當下,做這些在建工程,會不會有顧慮?

A:我們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確實經常會有工程的負面報道,這是無法迴避的,我覺得我們應該去記錄它。我們在做“北京地鐵網絡”時,參考了一些60年代的影像資料,那些當時進行的東西現在已經沒法去重拍,就算能重拍,歷史的厚重感也無法取代。現在,這些工程正在發生,必須去記錄他們的進行。我們只記錄,沒能力也沒資格去評判,只是作為時代的記錄者必須替觀眾去看、去記錄發生在身邊的工程。

[談創作] 把陌生、抽象的工程可視化

Q:這些工程涉及多個方面,需要很多知識儲備,可以介紹一下團隊嗎?

A:基本都是70後。現在有報道説是80後團隊,那是因為有一個導演是8字打頭。總體來説,大家都有十幾年的從業經驗,但很有活力,想做一些不同的、鮮活的東西。

因為涉及很多行業化的東西,我們想過要找一個全面的專家,但最後發現這是不可能的,這五個題材是橋樑、船隻、風能等等,完全是不同的領域,就算找個院士,也沒有辦法。最後,就需要我們團隊真正進入到這些領域,我們先吸收,然後再用電視語言給大家展現出來。

Q:採取怎樣的手法,讓觀眾容易接受?

A:我們要做這個片子的時候,有一個心態,不是給大家科普的,不是要講一些艱澀的數據、工程的術語。在做一些偏專業的註解時,我們運用了CGI(電腦三維技術),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可視化,讓觀眾能形象可感。解説語言上,也做了一些處理,出鏡的這些工程師們説得通俗易懂,涉及數字時,用了不少類比和對照。

[談評論] 無法承擔過多附加值,只是純粹記錄

Q:第一集播出後,你看到網友的評論了嗎?

A:從創作到播出,一直非常有慾望想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在網上看了,大家有各種各樣的觀點,我尊重大家的不同意見。

Q:有人把它與《舌尖上的中國》比較,認為知識性大於故事性,難以普及,你怎麼看?

A:《超級工程》和《舌尖》是不同的類型,《舌尖》是用一種鄉情的方式表現當下的生活方式,我們則選擇關注工程和工程背後的人。我們先天具有一個問題,工程本身就有陌生感,不像美食一樣跟生活貼得很近。但是對於陌生觀眾會有強烈的好奇,形成一種衝擊力。我們也是在講故事,不是在做科普。怎麼建橋、有些什麼問題存在,這個過程也有糾結有突破,跟《舌尖》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故事敍述方式。

Q:之前《舌尖》讓一些人看到了美食力量,也有人惡搞地溝油。《超級工程》出來之後也有觀眾提到豆腐渣工程。

A:大家給了片子太多承擔的附加值和意義,我們的目的是讓你瞭解可能永遠不瞭解的領域,想讓大家瞭解中國正在發生什麼。比如上海中心大廈外面隔了一堵圍牆,對於大部分人來説,一輩子可能都沒機會知道圍牆裏到底發生了什麼。用我們的眼睛,在重要的時間節點上幫大家一起見證,至於更多的,是我們無法承擔的意義和附加值。這只是一部關於工程類的紀錄片,更多的內涵和崇高的意思附帶不了。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一部純粹的、講述工程故事的紀錄片。

Q:那麼,你希望觀眾能從中得到什麼?

A:觀眾看完之後,想通過做一些什麼事情改變點什麼,能達到這個目的,就行了。我希望這個片子能給人這種力量和慾望。其他,就不用賦予太高的意義了。

作品介紹

當《舌尖上的中國》攝製組在全國各地記錄美食時,導演李炳帶着他的團隊開始跟蹤記錄“北京地鐵網絡”、“上海中心大廈”、“港珠澳大橋”、“海上巨型風機”和“超級LNG船”五大在建工程。拍攝耗時一年,攝製組記錄了這些工程在建設中的重大節點,並首度揭祕北京地鐵建造的歷史過程、三維動畫展示上海中心大廈的綠色環保設計等等。9月24日晚,《超級工程》的第一集《港珠澳大橋》播出。

標籤: 紀錄片 批判 工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dianshi/neidi/r3nd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