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電視 >內地劇 >

亞洲陽光紀錄片大會各國導演分享心得

亞洲陽光紀錄片大會各國導演分享心得

2000年,成都本土紀錄片導演彭輝拍攝的《平衡》製作完畢,一經亮相就拿下國內外多個紀錄片大獎。”  説起中國紀錄片製作人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魯迪表示,中國並不缺好的故事,“但對於中國製作人來説,最大的挑戰是講故事的方式。

亞洲陽光紀錄片大會各國導演分享心得

2000年,成都本土紀錄片導演彭輝拍攝的《平衡》製作完畢,一經亮相就拿下國內外多個紀錄片大獎。4年後,這部紀錄片成為陸川拍攝《可可西里》的藍本。

昨日,參加亞洲陽光紀錄片大會的彭輝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這10多年來,他一直在拍攝《平衡2》,不過因為自己期待的情節還未出現,《平衡2》遲遲未拍攝完畢。

在外國人眼中的中國紀錄片市場怎麼樣?中國的製作人在世界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還有哪些需要進步和改進的地方?在本次第五屆亞洲陽光紀錄片大會上,眾多國外大師級的資深紀錄片行業人員來到了現場,在成都與世界各國紀錄片製作人和機構洽談合作事宜。

除了論劍紀錄片,成都的美食、美景也成了參會人員們共同討論的話題。BBC兒童電視台台長魯迪來過成都多次,他告訴記者,等會議忙完後,他會帶着這些國際知名的製片人、導演好好逛逛。被稱為歐洲紀錄片短片之王的韋伯説,他看變臉時,演員的神奇表演甚至嚇了他一跳。

魯迪:成都美食好、空氣好、文化好

魯迪·布迪格諾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公共廣播公司總裁兼BBC兒童電視台台長,來過成都很多次,可以稱得上是成都通。説到成都,魯迪連説了三大好:美食好、空氣好、文化好。魯迪説,最近幾天忙着開會,沒來得及在成都逛逛,不過,酒店還是準備了麻辣牛肉和鍾水餃,大家都很喜歡吃。魯迪説,趁着這次來成都,他將帶着這些國際知名的製片人、導演到處看看,吃吃地道的成都美食。

喜愛美食的魯迪也看過《舌尖上的中國》,“ 它賣到了世界很多地方,特別是其中川菜的部分。這是中國紀錄片推向世界的好例子 。”魯迪説,全世界的人都喜歡食物,這對於紀錄片題材來説是個好選擇,“可能是中國紀錄片走向世界的突破口。”

中國紀錄片要研究敍事方式

“中國是個很重要的紀錄片市場。”精通電視的魯迪談起中國的市場來滔滔不絕,他表示,在加拿大,很多人都對中國的紀錄片感興趣,“ 中國紀錄片製作人的技術還是很好的,也很有才華。”他表示,紀錄片是很多加拿大人瞭解和看到中國的窗口,“我們從紀錄片中瞭解和理解中國。”

説起中國紀錄片製作人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魯迪表示,中國並不缺好的故事,“但對於中國製作人來説,最大的挑戰是講故事的方式。中國和歐美在講故事方面有很大不同,如果要融入世界潮流,可能在紀錄片敍事方面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韋伯:成都文化氛圍濃厚

馬克·湯瑞·韋伯被譽為歐洲紀錄片短片之王,在國際享有極高地位。最近幾天,忙着開會的韋伯還沒來得及在成都到處逛逛,不過每天晚上,他都和朋友在酒店附近的合江亭河邊去走走,在韋伯看來,成都人很熱情友善,成都的文化氛圍也很濃郁。

韋伯告訴記者,在成都印象最深的就是變臉。前天晚上,他和朋友在附近一家餐館吃飯,台上就有人表演變臉,表演者走到他面前,把臉一遮,臉就變化了,讓他嚇了一跳,感覺很神奇。韋伯説,成都的這些豐富的文化元素,都是紀錄片的好題材。

成都本土紀錄片導演彭輝:真實是紀錄片的生命力

記者:你如何解讀這樣一個紀錄片盛會在成都舉行?

彭輝:從我個人來看,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成都的紀錄片在中國的紀錄片市場和創作領域具有一定優勢,這20多年來,包括我、樑碧波和趙剛等同行,拍攝的紀錄片在全國甚至全球都拿了獎項;其次,我們用成都人自己的視覺,捕捉了一些值得表現的現象,這是我們成都在創作方面的長項。

另外,目前為止,中國的紀錄片慢慢走向世界,逐漸被世界認可,成都作為一個文化大城市,有幾千年文化,題材豐富,人才也非常多,包括成都電視台和四川電視台。更重要的是,成都有深厚的人文內涵和人文基礎,陽光紀錄片大會選擇成都,是理所當然的。

記者:這次大會落户成都,在你看來,對成都有何意義?

彭輝:就在前不久,我參加澳大利亞一個紀錄片活動時,完全不知道大會要在成都落户。大會能來成都,我想對提升成都知名度和軟實力有相當大幫助。一直以來,成都是一個會展大市,每年有很多會展活動,像這種國際性的紀錄片大會,能落户成都,對於我們這些紀錄片導演和紀錄片市場來説,是一個很大的幫助,我希望陽光紀錄片大會,能給成都帶來更多的陽光。

記者:你如何看待中國的紀錄片和國外優秀紀錄片的差異?

彭輝: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理解,我們走向世界,決非迎合世界,如果是迎合世界,投其所好,從商業上來説,可能是成功的,但一部好的紀錄片要流芳百世,讓人們在幾十年後記住你的片子,絕非是你的作品被賣到了國外,而是你的作品真實拷貝了當下真實的生活,只有這樣的紀錄片才有生命力。

現在,我們國家的一些紀錄片同質化傾向很嚴重,出了一個《舌尖》就出來一大批《舌尖》,這些年我當評委,也看到了很多這樣的作品,有些連名稱都不願改,就打着《舌尖上的某某某》,這種紀錄片沒有生命力。在我看來,只有你的文化和個性被別人所接受,這才是真正走向世界。

記者:你如何看待紀錄片的價值?

彭輝:紀錄片的價值絕非商業價值,而是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比如你拍攝的當下中國,過了20年以後再看,人們會從片子中瞭解到, 這正是20年前真實的中國,而不是為了賣給某某公司、某某播放平台,而改變你的視覺,這是不成熟,沒有生命力的。

記者:你拍《平衡2》已經十多年了,如今進展如何?

彭輝:《平衡》結束後,我就在拍攝《平衡2》,本來設想10年內拍攝完畢,但現在來看,不可能,其中有很多是我無法掌控的節奏,特別是我期待的一些情節沒能出現,我還在等待,我不急於求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dianshi/neidi/r3k5m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