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秀美範 >

電視 >內地劇 >

海派劇正在迅速沒落 講上海故事難覓上海演員

海派劇正在迅速沒落 講上海故事難覓上海演員

正在BTV影視頻道播出的《老馬家的幸福往事》收視率一路走高,最高達到10%。就此,記者採訪了《老馬家》的導演楊文軍,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他坦言選擇“南北交融”是大勢所趨,海派劇沒落也是為現實所累。

海派劇正在迅速沒落 講上海故事難覓上海演員

《老馬家的幸福往事》講上海故事卻難覓上海演員

正在BTV影視頻道播出的《老馬家的幸福往事》收視率一路走高,最高達到10%。不過也有觀眾表示,雖然《老馬家》故事牽動人心,主題厚重,佈景道具力求還原老上海風貌,但整體看下來,很難説這是一部通常意義上的海派劇。細心的觀眾還發現,這部講述上海故事的電視劇中用的多是北方演員。事實上,《老馬家》的高收視也難掩海派劇整體滑坡的現實。

上海題材劇太依賴舊上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有一大批頗具海派特色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如《上海一家人》、《婆婆、媳婦、小姑》、《十六歲的花季》、《兒女情長》走紅全國,如今國產電視劇無論題材種類還是劇集產量都呈幾何倍數增長,上海題材也不少,但大多是舊上海灘的故事,內容不是抗戰就是諜戰,反映當代上海人生活的海派劇近乎絕跡了,這顯然與上海作為中國經濟中心的地位不相匹配。具體到影視圈,隨着呂涼等上一代海派演員的逐漸隱退,海派年輕演員明顯青黃不接,出生在上海的新生代明星大多北上發展。《老馬家的幸福往事》裏就難覓上海演員身影,林永健、辛柏青等幾位主演都是北方演員。如今,在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協會的20多位常務理事中,竟然沒有一位上海導演。以寧財神為代表的年輕上海編劇羣體,能創作出《武林外傳》這樣天馬行空的作品,但對上海普通人的生活卻很少關照。就此,記者採訪了《老馬家》的導演楊文軍,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他坦言選擇“南北交融”是大勢所趨,海派劇沒落也是為現實所累。

新海派劇很難全國通吃

《老馬家的幸福往事》描寫的是上海老式里弄廂房老馬家一家人從“文革”後期至新世紀初近30年的歲月變遷,反映了上海這座大城市老百姓30年來的生活變化。創作之初,總編劇賈鴻源的想法是,作為30年來改革開放歷史的親歷者、參與者、目擊者,無論是上海的城市建設還是上海百姓的生活,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至今沒有一部真正反映上海平頭百姓生活、經歷與精神,又得到影視界公認的電視劇鴻篇鉅製,這與上海這座中國一流大城市和文化大都市是不相吻合的。然而,按這個設想創作的劇本進入拍攝階段卻沒能選擇有常年上海生活經歷的本土演員,除最近幾年遷居上海的何賽飛外,林永健、辛柏青、塗鬆巖、李立羣、於和偉等主演們清一色都是生活在北京的北方人,還有來自台灣的女主角六月和李立羣。

導演楊文軍解釋,這是考慮到市場的緣故,上海地域性太強的戲很難南北通吃,北方的電視台和廣東、福建的電視台購片時會有疑慮。雖然當年《上海一家人》曾經紅遍大江南北,若是現在恐怕不可能了,因為大家的選擇太多了。楊文軍舉例説:“上海導演黃蜀芹曾經執導過一部《上海滄桑》,投資很大,但在北方重要省份幾乎沒播過。所以,我接手後希望能做成南北通吃,特意把老馬家改成了從山東闖蕩到上海來,另外,演員也非常重要,如果用一批上海演員,北方觀眾會覺得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上海明星喜歡北上發展

不過,拋開市場不談,導演楊文軍表示也很難再湊齊一班地道的上海演員。雖然演員中不乏上海人,但如今也大多生活在北京,像陸毅、馬伊俐、孫儷、黃奕等當紅明星身上也很難看到有別於其他城市獨特的“海派氣質”,這些明星也幾乎沒有主演過什麼海派劇。而近幾年上海戲劇學院走出的明星也很少有上海本地人了,北方人居多,比如李冰冰、佟大為就是東北人。

楊文軍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北京求學工作,在他看來,“如今做演員這行,北方人有優勢,北方演員性格豪放,有激情,很容易帶動情緒,我們江浙、上海人比較謹慎、細膩,大的爆發力和情感張力上就不如北方演員。”如果説做演員南不如北,可上海曾是中國娛樂業的發源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那些引領風潮、赫赫有名的大牌影星也都來自上海。楊文軍認為這兩種現象絲毫不矛盾,原因是,“上海演員太細膩了,過去上海電影非常發達,那時候看得起電影的人也都集中在上海,那樣的風格是沒問題的。但現在面對十幾億人口,觀眾的口味又偏重,所以還是要相對粗糙些,衝突大些,生活化些,面對大眾的才有市場。為什麼央視小品都説北方話?就像周立波説的,他選擇了喝咖啡的,但大部分老百姓是吃大蒜的。” 本報記者 金力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iumeifan.com/dianshi/neidi/7e3yzl.html